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心靈勇士】弘法講義035

找到真正的快樂

1.真正的快樂,來自於調伏自心;不懂得調伏自心,就無法體會何謂真正的快樂。
世間人尋求快樂,只是在增加自己的欲望,那是永無止境的欲求;真正的安樂,來自於煩惱的調伏,並且恢復我們心性那份原本的自性光明。

2.我們不能將生命的快樂,寄託於欲望與物質的享受;生命的快樂到底從何而來?生命的快樂是來自於心靈的充實,以及對其他生命的慈愛與奉獻。

3.向內發展才能找回快樂!所以佛教才稱之為「覺醒的宗教」。
覺醒,就是指我們內在的覺性、佛性。凡夫的覺性就像睡著了一般,但只要打開悲智的雙眼,沉睡的佛性也就覺醒了!佛性從來沒有遺失過,本來就一直存在著;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有如此的認知與決定。


4.快樂絕對不是來自於滿足自己的欲望,究竟的快樂是來自於征服自我,並且滅除欲望與我執。生命最大的快樂,無過於對自我的放捨與對正覺的親證;我們一再追逐虛妄的享受,只是徒增我執煩惱。拋開虛妄的束縛,就此暢遊在如來性海之中吧!

5.快樂是來自於清淨的身心。清淨,就是對於煩惱等的調伏,並且超越自他的對立。保持身心的清淨,是安身、安心之妙道;若身心清淨、平安,無論我們身處何方皆能一切平安。

6.快樂來自於自心的調伏。一般世間人,不知道調伏自心的益處,只知道增加自己的欲望,永不知足;這就像喝海水一樣,只會越喝越渴。

真正的安樂,唯有全然放下、調伏心性,不再起貪、瞋、癡等煩惱,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否則,一切的欲求都只是作繭自縛。

7.每一個生命,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追求快樂。既然希求快樂,就應該製造快樂的因,才能得到快樂的果。真實的快樂就是成佛之道──追求佛陀所體驗的圓滿正覺,並以慈悲之心善待一切眾生,真誠的付出與奉獻。

8.如何創造出生命的快樂?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生命與愛護生命。我們人類都希求快樂,動物乃至一切生命,離苦得樂的心態也是一樣的!

我們希望擁有快樂的生命,就要先學會散播快樂!

9.生命的快樂來自於兩個面向:第一、是斷除煩惱的快樂,也就是真正的灑脫、自在,是一種內心的絕對平靜。第二、是來自於幫助他人的快樂,也就是以真誠的慈悲,善待一切生命。如果能夠掌握這兩項原則──「調伏煩惱」與「慈悲一切」,生命的快樂指數,必然會不斷地成長。

10.快樂,是來自於內在的轉變;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不順遂,只要能夠保持積極與開朗的態度,一切的逆境都將會隨風而逝。只要念頭一轉,即便是癌細胞,也都個個轉成快樂的細胞!所以,如果能時時與佛相應,我們體內的細胞也就成了「佛細胞」。

11.一切生命快樂,我們的心才會快樂,這就是「明心見性」,佛陀也是如此的無私心念。希望我們從今日起,發自內心地珍愛他人,不再利用、傷害他人,這樣才會快樂。

請打開我們的心!擁抱眾生就是擁抱佛陀!為眾生著想,生命才會快樂且充滿力量。

12.我們希望永遠的快樂嗎?那就多為他人著想吧!生命的原理很奧妙,當我們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時,會感到不安與痛苦;但當我們願為一切眾生的利益安樂著想時,反而會感到無比的安定與快樂!

13.每一個眾生,都是我們生存的助緣,沒有了眾生,就等於沒有了世界;沒有了世界,哪裡還會有我的存在呢?所以,所謂的快樂,並不是自私的快樂,當眾生快樂,我們也才有快樂可言!當我們傷害他人的時候,就是在傷害自己。

14.我們現在所處的五濁惡世(註),幾乎沒有絲毫的快樂可言,我們必須停止這樣的痛苦!試著將心安住於佛國世界中,經常思惟淨土的殊勝,憶念諸佛的聖德,我們的心就能活在淨土當中。

註:五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種渾濁,當五濁生起之時,現實世界充滿煩惱痛苦,稱為五濁惡世。

15.人們內心的痛苦與飢渴,都是因為不斷地刺激欲望、欲求不滿;佛陀開示我們:真正的自在與快樂,並不是來自於欲望上的滿足,而是來自於欲望上的斷除。

16.「包容」是支持我們生活快樂的元素,透過不斷地包容,我們的心量將能漸漸擴大,直至包容一切、歡喜一切。讓包容成為我們快樂的動力,當我們能接受一切順、逆之境時,我們也就能輕鬆解決一切煩惱與不順。

17.我們應該清楚的明白,快樂不只是單純的來自於外在。外在的因緣,只不過是喜樂生起的助緣;真正喜樂的主因,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態。不懂得向內探求,尋找安樂終究只是枉然。

18.眾生沒有自我,有的只是業力與因果。若我們希求平安快樂,就應該讓自己朝向光明與善良發展;種下善良的種子,我們將能嚐到安樂的果實,讓自己充滿著正面力量,我們也才能夠一帆風順地到達幸福的彼岸。

19.一個人如果對於輪迴,以及世間八法(註),還有貪戀與執著,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安樂。請記住一句人生箴言:執著就是痛苦,放下才會快樂。
註:世間八法:利、無利、名聞、不名聞、論議、無論議、苦、樂。

20.少煩惱、多微笑,是分享快樂的不二法門。尋求身心的平安,首先就要讓自己的內心無愧、無懼,遠離虛偽;讓我們的心天真純潔,透過真誠的微笑,分享我們的心內在的喜悅。

21.欲望越多,就像口渴的人,還在喝海水一樣,非但解不了渴,反而會越喝越難受。

相反的,少欲知足的人,就像擁有一顆輕盈自在的心靈,不受欲望的拘束,永遠輕鬆快樂。

22.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清淨的佛性!但由於貪、瞋、癡等無明煩惱的覆蓋,才看不見佛性的光輝。從今天開始,透過佛陀的教導──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行,洗滌我們內心的污垢,導正身心行為,就能夠漸漸開發自心佛性;照見佛性的我們也將明白,原來快樂不用向外尋找,安樂之源就在自心。

23.千萬不要一直抱怨,越抱怨只會越倒楣;我們要學著感恩,感恩,才懂得如何擁抱快樂。

千萬別讓負面情緒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24.願大家做菩薩、做個人間菩薩。學習菩薩的發心與行為,就是要放棄自私的愛,而展露無私的大愛;我們不能只愛某些特定的對象,真正的菩薩,應該是將一變為無量──讓愛與無私不斷擴展。快樂,來自於無私與真愛的當下。

25.佛陀的真理是灌溉我們心田的醍醐甘露;當真理之流充塞身心之時,我們的生命、整個身心,都將感到無比快樂與自在。就讓我們的身心,都充滿著佛陀的經典法語吧!

26.我們應該要經常如此觀想: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母,既然是我的父母,當然只為他們快樂就好,對自己就不必看得太重了!不要再將自己排在第一順位;對自我看淡一點,我們就會感到輕鬆一些。

27.生命的真正意義,就是為了解脫;解脫煩惱的束縛、解脫生死的束縛、解脫我執的束縛。
當我們開始懂得,如何對一切眾生完全付出的時候,就是我們開始學習放下自我的時候,也是我們快樂的開始。

28.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千手、智慧的千眼,時時刻刻都在觀照著、護念著我們;請開啟我們信心的蓮花!就此依偎在佛陀、菩薩的懷抱之中,這就是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

29.不要讓負面的情緒,占據我們的生命。抱怨、憤怒與對立等負面情緒,往往會使親友關係、人際關係,變得惡劣與失敗;讓自己保持正面的心態,才是讓生命快樂的上上之策!當我們擁有開闊的胸襟時,敵人也能成為朋友。

30.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都是自己未來生命的設計師,也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成功企業家!如果希望未來過得幸福快樂,我們應該從當下起,努力去惡行善,積極保護生命、孝順長輩、慈悲一切。

31.多微笑,試著營造美好、和諧的氣氛;忘記他人對我們的傷害與一切的不愉快。負面的情緒,只會持續我們生活周遭的惡性循環;試著多保持微笑,學習散播快樂、分享他人。如此,我們的生命將會閃耀著喜悅的光環。

32.利他就是利己。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就會懂得真誠地為他人服務,優先考慮他人的需要;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因為服務眾生的最終結果,只會讓彼此雙方更加快樂,這就是一種良性循環。

33.傲慢、自我的心態與執著,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敵人;唯有將心擴展至一切眾生時,才是我們快樂的泉源。所以,發展我們的無私與慈悲,真誠地服務一切眾生,才是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

34.佛陀於《阿含經》中鼓勵、開示弟子們,多布施的人將會得到財富與福報;保有慈悲心的人,無有怨恨與危險;常行持善業者,惡業將會得到淨化;少欲知足的人,將能遠離煩惱、憂愁,獲得究竟的安樂。

35.其實禮拜佛陀,就是在禮拜自己。我們心中都有一尊佛,這尊佛就像是一朵蓮花,綻放、清淨、圓滿,未曾受到執著與煩惱的汙染;但它卻充滿了慈愛、睿智與魄力。這即是每一眾生的本性。但我們都忘記了!只一味地向外尋找所謂的快樂,卻不知永恆的大樂,未曾離開我們寸步。

36.依止佛陀、作為佛陀的學生,就要以正法之喜悅來長養身心。不要再做出傷害眾生的行為;我們要帶給一切生命快樂,作一名散播佛法喜悅的特使。學佛就是在追求快樂,不然學佛的意義是什麼呢?再者,快樂來自於哪裡呢?來自於慈愛他人、關愛眾生。

37.認識佛教,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因果;因果定律,就是世界的真理。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健康快樂,那就必須積極的斷惡修善、累積福德資糧,才能夠擁有完善、美滿與幸福的人生!

38.全世界離我們最遠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從一出生,或從輪迴一開始,就一直向外尋找所謂的「快樂」;卻不知道原來安樂之源,就在我們自心之中。我們應該認識自己、反省自我,乃至內觀自心。如此才能享受到真實的安樂與喜悅。

39.不要將昨天的恨,留到今天報仇;恨,當下就讓它過去,好好地睡一覺,明天又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忘了昨天他人對你的種種不快,只管想著今天,只管想著「我該如何給他人快樂」。保持這樣的心情,不要再讓負面情緒,影響我們愉快的每一天。

40.佛陀曾經於《法句經》中開示:火燒的炎熱,無過於貪心、淫欲;最毒的毒藥,無過於憤怒、瞋恨;最難受的痛苦,無過於執著色身;最究竟的快樂,無過於涅槃之樂。

41.五戒、十善,才是開啟我們幸福生命的鑰匙。奉持五戒、十善,將會使生命朝向清淨、善良與光明,遠離苦難與危險,使我們獲得安定、快樂的生活;五戒、十善更是一本得生人天的護照,是成就人天福報的基本善因。

42.寂天菩薩曾經開示,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來自於我們只為自己著想;而一切快樂的根源,則是來自於肯為他人、為眾生設想。簡單的說,當我們只為自己著想的時候,痛苦就來了;反之,若能夠多為其他的生命著想,我們將能體會前所未有的愉快與歡喜自在。

43.沒有任何一個人遺失過慈悲心,每一個生命、每一個人都一直擁有慈悲心,未曾失去過;
只要在一切時、一切處實踐慈悲,我們將會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我們也將會是實踐佛法、充滿動力的菩薩勇士!

44.他人對我的傷害行為,完全是由我們自己心態所認知的;看清他人傷害自己的根本,完全來自於自己負面的想法。當我們心中還懷有恨意時,就容易招感他人對我們的傷害。只要我們能夠體認這一點,這便是生活中安樂的泉源。

45.我們要確信,和平始於自心。若我們心存善念、不懷惡意,讓自己隨時保持慈藹友善,那麼和平的喜樂,才有可能伴隨在我們生活左右;若我們心懷惡意、存有詭計,那麼幸福與喜樂也將離我們而去。

46.佛戒,就是佛陀的行為。受持佛戒,能使我們的內心安定,也能夠讓我們保持覺性與良知;依循佛陀的淨戒,就是學習佛陀的行為,我們也才能夠超越世間的束縛與煩惱,獲得究竟的喜樂。

47.受持清淨戒律的目的,在於調伏自己的煩惱,如此才是守持清淨戒律的標準,也是幸福、安樂的根本。

48.人如果能吃更多的苦,就越能獲得豐碩的果實與成就;我們沒有辦法完全不吃任何的苦,
而便有所成就。吃苦就像是良藥一樣,它不僅能讓我們成長,還是成就我們幸福快樂的助緣!

49.我們要存有一種責任心,什麼責任心呢?就是「普世的責任心」。我們要對社會的祥和存有責任心;對國家的安定存有責任心;對生命的平靜存有責任心;更要對萬萬無盡眾生的究竟安樂,存有一份絕對的責任心。

50.試著於日常生活中,保持喜悅的心情,視一切人皆是菩薩;要時時審察自心、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正法、符合慈悲的動機?讓心開朗、慈悲、時時歡喜,這是身為佛教徒,所應具備的魅力。

消除生命的痛苦

1.佛陀沒有辦法改變眾生的業報,但是佛陀能夠創造機會,讓眾生生起一份恭敬、良善的心,藉由這樣正面的心態,能令眾生朝向光明而行,遠離惡道之苦。隨時保持著正面的心態,不管外在的境界再怎麼惡劣,只要我們不再抱怨、怒罵、不起煩惱,隨時就可以改變命運。

2.三世諸佛皆以「苦」為師,所以修行者也應以「苦」,來作為修道上的逆增上緣。如果沒有病痛、沒有生活上的種種苦受,誰會因此而希求出離呢?由於苦的刺激,我們才有探求真理與解脫的機會;因此,我們不應懼怕痛苦,反而應勇敢面對一切逆境,以此增進修行。

3.印度的寂天菩薩曾經說過,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自己傷害自己。我們今天為什麼會受苦呢?就是因為我們受到貪、瞋、癡三毒的傷害,而一再的毒害自己。如果我們希求無上的安樂,必然要將心中的三毒煩惱釋放,使心安住於無所欲求的寂靜之中。

4.生命的本質是苦,這個苦並不是他人給予我們的,而是由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形成的。我們今天有幸聽聞佛法,就應該把握每分每秒的時間,將身心完全投入修行之中;時時的憶念正法、關懷眾生,我們的心靈將會是源源不絕的喜樂泉源!

5.不管我們遇到再大的痛苦,都先不要去管它、理會它,先靜下來、先放下它;可以先到佛堂或者道場,在莊嚴、寧靜的氣氛中沉澱身心。漸漸的,就會發覺智慧開了、辦法有了,當我們再去面對事情時,就懂得如何解決了!這是很自然的解決方法,因為天下並無真正的難事。

6.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能讓我們知道生命的「苦」,乃至了知「苦因」;而「苦」是由於我們的無明而來。要去除無明煩惱,才能達到「寂滅」之地──無所罣礙的究竟彼岸。我們必須透過「修道」──戒、定、慧的修持,才能消滅無明等貪、瞋、癡的煩惱。

7.內心的雜亂、防備與執著,才是使我們痛苦的原因。當我們執著的雙手放開之後,不再為境界所影響時,自我防衛的情緒得到解放,那才是生命真正的安定與安樂。

8.滅苦的狀態,就是「涅槃」的狀態,涅槃就是無苦的狀態。證得涅槃的聖者,就稱為「阿羅漢」。阿羅漢已經消滅內心的煩惱,生命對他們而言,已是最後一生;這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有所超越。為此,我們應為滅除煩惱、無明而努力。

9.我們在無始的輪迴當中,迷失了本來的自己,找不到自己;只會從欲望、名利、感情中,尋找自以為的「快樂」,甚至認為能從這些輪迴的幻境中找到自己。覺醒吧!迷失真實的自我,那才是令我們感到痛苦的主因。

10.如何才是一個永遠不會生病的身體呢?永遠不會生病的生命,就是本來的自心明空──
清淨的微妙法身。法身,就像一顆水晶球,是毫無污染的本體;當我們能夠找回本來的面目時,就永遠不再受疾病所苦了。我們要有如此的自信。

11.生命,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上。我們活著,如果對他人以及世界擁有正面的意義,就會活得健康、長壽與自在,也將會忘記個人痛苦的存在。如此,才是佛陀希望我們過的生活。

12.一切的痛苦從何而來呢?都是從貪、瞋、癡、慢、疑而來。生命的敵人並不是由外在而來,而是由於我們內在的煩惱五毒,影響那顆本來清明的真心,致使我們沉淪於對立、爭執與輪迴之中。淨化我們的五毒煩惱,才能享有輕安的生活悅境。

13.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生死的痛苦;痛苦的原因從何而來?生死輪轉的原因,就是由欲望、貪婪而來。因為貪愛而產生生死;因為生死而造就了無盡的痛苦輪迴。所以,我們應該好好觀察世間,透過佛陀對於無常的教導,放捨虛妄的執著,並朝向真實的正覺之道。

14.邪淫的果報,會使家庭、眷屬都感到不和睦、不快樂。即使我們擁有美滿的婚姻,但當婚姻出現裂痕、遭到背叛時,也不要為此感到怨恨;因為一切的不如意,都是由於過去自身的不善行為所召感。因此,我們要明白因果業報的真實不虛,進而守護三業、時常檢視身心。

15.過去我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執著自我,事實上這是痛苦的根源。如今,我們依循佛陀的教導而修行,就應該開始走出自我,並且走入世界、走向眾生;現在應該讓我們的心、我們的呼吸,都與諸佛、眾生緊密契合。

16.我們的痛苦來自於哪裡?就是來自於習慣性的執著。因為執著會帶給我們壓力;帶給我們害怕失去的壓力、帶給我們不自在的壓力。生命的快樂在哪裡?就在於對自我的放下。當放下「我執」時,生命中的一切執著,也就隨之放下了。

17.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地「失去」:失去時間、失去青春、失去機會。不斷地流逝就是生命;
它分分秒秒都在流動。要學著活在當下,而不是總想再抓住什麼。想要抓住、奢望永遠,那才是痛苦之源;放下一切,我們才能覺悟真實的人生。

18什麼是輪迴的本質?就是痛苦。輪迴中的一切,都是無常與痛苦的本質;所以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在這無常的變化中,我們該如何面對呢?例如外在的天氣,一會兒風和日麗、一會兒狂風暴雨,該怎麼辦?改變天氣嗎?不,我們應該改變心情!享受輪迴的一切,讓心寬廣自然。

19什麼是「迴旋」?迴旋是指:往外追求即是痛苦,向內觀照才是快樂。總是往外追求,
期待他人、期待外境的順心,這是痛苦的主因;如果懂得向內安住、向內觀心,將會是生命快樂的起點!

20.煩惱,只是一個念頭、一種感受,只要看清楚它的生滅就好,不必排斥或迎合它;只須明白了知與體認,我們那根本的內容──不生不滅的如來覺性,一切就已足夠。究竟真實的本來面目,才是我們盡未來際的皈依處。

21.不要再讓煩惱這惡魔,再住進我們的內心當中,當我們越與它對立時,它就越會跟隨著我們。所以對待一切順、逆之境,不要再有任何的迎、拒之心;讓一切安於自然,一切也將回歸自然。

22.千萬不要再無視於煩惱的存在!不要再被煩惱所束縛了!從無盡的生死輪迴以來,我們已經受無明煩惱相當長久的控制,今天我們應該要有魄力的向它正式宣戰!舉起空性的利劍將其斬斷!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得到究竟的解脫與至真的境地!

23.煩惱並沒有手足等肢體,也不是持有刀劍的怨敵,為何能將我們當作奴隸般地役使呢?我們不應該再讓煩惱潛伏在心中!我們必須了解到煩惱的存在,學習轉變念頭、控制煩惱,並且調柔心性,最後征服煩惱!

24.看住念頭,知道它的存在就好了,不必排斥它,因為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不要隨順煩惱而造業,更不必與自己的煩惱敵對;看管住我們的心,讓它保持在清明的狀態就好。

25.欲望就是魔王!它輕易的控制了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希望掙脫魔王的控制,就要有一顆堅定、不退轉的信念;什麼信念呢?就是──我絕對能如過去諸佛一般,解開煩惱枷鎖、改造生命的堅強信念!

26.彌勒菩薩於因地修行時,就發願生生世世不食眾生血肉!乃至挖自己的眼睛、骨髓食用,亦不食其他生命的血肉!因此菩薩才有了彌勒的名號──意即慈氏。彌勒菩薩常保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常施予眾生喜悅,所以心恆歡喜,具喜悅相;愛發脾氣的人,要多禮拜、稱念彌勒菩薩,可以讓人心生歡喜,常懷喜悅。

27.世間最大的善行莫過於放生;放生能讓我們健康長壽、身心無病,使我們的事業沒有障礙,晝夜吉祥。而當我們傷害一切有情眾生時,無形之中就已結下惡緣,彼此也將在長久的輪迴中相互傷害。為了一切眾生長久的安樂著想,我們必須趕快停止殺業!並且盡力的護生、放生,慈愛一切生命。

28.賭,什麼時候才會停?什麼時候才會贏?很簡單,只要不賭,就贏了!不一定要以貪心為動機,才有辦法謀取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停止了貪婪、欲望,並開始懂得知足、自在地過生活,那就是你擁抱幸福的時候。

29.練習讓自己融入於正法之中,儘量保持放鬆、喜悅與正面的心態,負面的能量將無法干擾我們。學習與修行佛法,首要條件就是要將心安住於法,將法融入於心,才有征服輪迴的可能;否則,我們學習與修行將變得毫無意義。

30.在這個世界,離我們最遠的對象,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都只是一昧想要抓住他人的想法,卻不懂得觀照自己的心念;懂得檢討自己的人,才是了解何謂幸福之道的人。

31.如何才是分享內在慈悲與喜樂的最好方式呢?就是要多微笑,微笑是最好的分享方式。

多微笑,化解無謂的對立;多微笑,原諒他人的過失;多微笑,營造美好的氣氛。

32.佛法就是真理!就是我們的心靈甘露!當佛法甘露流入我們的身心之後,那種貫徹身心的清涼,會使我們整個身心都感到輕安與自在。

33.佛法的究竟是什麼呢?就是「自淨其意」。當我們內心有貪、瞋、癡等煩惱時,就會造作善、惡等業,流轉於生死輪迴中;當我們消滅了內在的煩惱與負面能量時,才能得到完全的寂靜與安樂──就是涅槃的寂滅與安樂。

34.在無盡的生死輪迴中,失去的人身是很難再復得的,更何況是能再聽聞到佛法!我們若想要離苦得樂,就要把握此一人身,把握聽聞佛法、修行正法的機會,莫再虛度光陰。

35.佛陀曾說:「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善知識是入一切佛法僧之門,沒有善知識,我們就很難一窺佛法的堂奧,所以佛陀才說善友是我們最為親近的人;世俗的一切快樂,都是虛幻無常的,我們依止善知識而得入佛法大門,為的就是要證得永恆的涅般之樂,所以佛陀才說涅槃第一樂。

36.佛陀所建立行為模式──戒律,並非無意義的約束;相反的,卻是增加我們福祉的唯一道路。當我們開始檢視、約束自己的身心行為時,就是在預防痛苦的發生、製造安樂的再生!問心無愧的道德生活,才是你我逍遙自在的大樂生活!

37.肉食,會對我們產生許多的過患,例如多做惡夢、易招惡鬼、減少悲心、諸天不喜等許多過患;素食者較能得到許多吉祥的善事與善境。我們若希望開始過著平安、愉悅的生活,就應該先從最平常的飲食下手──從即日起開始素食。

38.真正的菩薩,是不畏任何艱難與痛苦的,祂就像勇士,永遠在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志業而準備。當有人惡意對待菩薩,虐待、誹謗菩薩,菩薩不但會樂意承受一切損害,甚至還願意將他自己的榮耀與勝利,奉獻於加害他的有情。這就是無私的偉大展現。

39.一切眾生都具有苦、樂等的感受,也有避開痛苦、希求快樂的基本反應與需求。我們應該儘量以同理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如此,此一善行的反作用力,將能使我們感得遠離恐懼的果報。

40.身患疾病的人,如果能夠接受治療、服用藥物,身體就會感到舒適與安定;同理,當我們遵循善良道德而行時,身心也將會感到清涼與淨化。真正的舒適生活,並不是放縱自己、及時行樂;奉行世間道德善法,乃至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才是安樂生活的上上之策。

41.修行的心境是輕鬆、自在的,因為真正修行的人,沒有所謂的壓力;有的,只是努力。為了體證佛陀的圓滿正覺,修行者努力從事各種修持;而為了受苦的一切眾生,修行者努力利濟有情、幫助眾生。所以修行者的內心清淨,是世間娛樂所不能及的。

42.煩惱經常會假扮成我們信賴的朋友,讓我們隨著負面的心念與情緒糾結,並且還讓我們愚昧地樂在其中。負面的心境與煩惱,只會障蔽我們的智慧;唯有依止正覺的佛陀、正法與清淨的僧伽良友,才是步向安樂與涅槃的唯一道路。

43.佛陀告訴我們,我們的思想所引導的行為,將會創造我們的命運。所以了解因果的生命真理之後,我們應該要盡力的實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諸佛教誡;乃至更進一步,達成「自淨其意」的絕對安樂之境。

44.修行人不應該貪著於世間的名利、感情等的快樂;應以大乘教法所得的安樂與自在為滿足。享受法樂,才是生命中最為享受的樂事。

45.如果我們常心存善念,外表就會顯得慈悲;但若我們常存惡念,那麼我們的外表就顯的凶惡。相由心生,決定快樂或痛苦,全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46.怎麼樣才算是清淨的心念呢?清淨,並不是指什麼都不要、了無一物才稱為清淨;真正的清淨,是指對於一切法毫不染著,但卻充滿著平等的大愛!如此,才名為淨念,才是一切眾生的喜樂之泉。

47.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對三寶擁有絕對的信心,並且相信因果,相信佛陀所說的輪迴現象、善惡業報等等;還要確實的遵守戒律、多行布施、慈愛生命。依靠斷惡修善的力量,我們也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48.希求改變命運,就必須要多行禮懺;懺悔必須具備四種力量,才能夠成就懺悔的意義與效果:一、改過的力量—知道錯誤,生起懺悔的力量。二、依止(註)的力量—有懺悔心,要有對境的依止力量。三、決定的力量—從今起不再造惡業的決定力量。四、對治的力量—就是積極的行善力量。懺悔如果具足這四種力量,必能成就善業、改造命運!

註:依止,意為依存而止住。

49.忍辱是福報的根本,易怒、愛發脾氣,將會障礙智慧的增長。我們希求福德與智慧的圓滿,第一妙法就是修習忍辱。生命的敵人並不是指外在的敵人,而是由於我們心中的瞋恨種子,才會導致無謂的對立。

50.如果我們希望改變命運,就要懂得掌握宇宙的三種力量,即:自力、他力與法力。什麼是自力呢?譬如我們希求相貌莊嚴,就要修持忍辱、經常微笑;他力,就是依靠諸佛菩薩的護念,或是某一種特定的信仰力量,以增進我們的信心;法力,就是以善業所產生的反作用力,感得美妙的善果。只要我們懂得掌握這三種力量──自力、他力、法力,那麼改造命運亦不是難事了!

保持身心的清淨

1.真正的「大雄寶殿」在哪裡?其實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如果內心能夠克制欲望、調伏煩惱,諸佛菩薩就住在我們心中;反之,如果內心充滿欲望與怨恨,鬼、魔就會一再干擾我們的身心世界。因此,讓身心保持清淨,我們的身心就是莊嚴的大雄寶殿。

2.心中沒有恨,才能稱之為菩薩;沒有怨恨的心,才是最純淨的心靈。外表的美麗,只是短暫的假象;內在的調柔與奉獻,才是最美麗的狀態。心中沒有怨恨與自我,那即是「美」。

3.諸佛菩薩的心,就像皎潔的滿月,我們虔誠的心念,則像寧靜的湖面;滿月雖然只有一個,卻能映澈在每一個平靜的湖面上。當我們的心保持在寧靜的狀態時,即是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之時。

4.當我們清醒時,就讓心靈與覺性融合為一;當我們睡眠時,就讓心靈與明空融合為一;當我們作務時,就讓心靈與大悲融合為一。不論我們行、住、坐、臥任何時處,都應以悲智觀照,明明不昧。

5.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與苦樂,負起全部的責任!而不是責怪父母、責怪家人或責怪社會、國家與眾生;我們所處世界的好壞,都是由眾生共同的心念、思想與行為所創造。

了解此因果之後,我們應積極淨化自心、充實善的力量,才能轉變世界、改善社會。

6.生活,若能夠過得簡單、知足,沒有太大的困境與貧乏,其實就是富貴之人了;身體,若能夠過得健康、愉快,沒有嚴重的疾病與痛苦,其實就是有福之人了!

7.寂天菩薩說,我們心中的瞋怒、嫉妒、執著等煩惱,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的敵人;敵人,並不是存在於外境,而是臥藏於我們的內心。我們若想要斬除所謂的敵人,就要消滅內心的貪、瞋等無明煩惱,而非外在的敵人;因為自他的一切敵對,皆是源於眾生的三毒煩惱。

8.我們要把握生命的有限性。人生最重要的,並不是生命的「量」,而是指生命的「質」;
我們淨化了多少?慈悲了多少?覺性增長了多少?這才是我們生命的重點。生命的深度,要比生命的長度來得重要。

9佛法教育就是開發潛能,潛能圓滿的體現即稱之為「佛」。如果佛法無法增進人類的能力與潛能,以此來完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服務與奉獻的精神,佛法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特別是大乘佛教,是以完成佛陀的至上正覺,及服務眾生為它的唯一目的。

10.讀誦經典,必須懂得「定慧等持」(註)。什麼是定慧等持呢?「定」 就是指專心念誦;
專心讀誦受持之後,反省思考,就是「慧」。如此,將經典吸收、活用,就是改變自身、改造生命的最佳途徑。註:定慧等持,就是等同地任持禪定和智慧,兩者雙運並修而沒有輕重先後之別。

11.心如果踏實、平安,則處處吉祥、事事順心,不管是富裕或貧窮,都不為所動,心安自在;若心不平安、昧於良心,則時時恐懼、念念煩惱,不管再好的豪宅、再高的權力,都不會因此而感到心安,反而更生諸多過患。

12.因小果大,是指如果造作了很微小的惡業,但沒有即時懺悔、反省,這小小惡因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將來所感得的果報也就難以想像,所以因果也稱之為等比增。相反的,若我們造作了一件微小的善業,這善因也會不斷增長,所得的福報也就會難以思議。為什麼三寶門中好種福田?因為「捨一得萬」。

13.佛法,就是絕對的真理;深信因果,就是了解真相、接受真相。真實了解宇宙的真相,我們才能夠真切的懺悔、斷惡修善、謹言慎行,擁有美善的人生。

14.生而為人,就要善用人身,千萬不要將人身浪費在世俗的娛樂上面;為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累積善業,乃至成就佛道!我們應該將父母生與的身體,使它成為功德,而不是將它用來不斷的製造惡業!

15.佛教講求的是人格發展的教育。學佛的人,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人格,改善自己的心態、行為以及語言模式,這就是我們生生最為首要的生命教育。

16.念佛,就是為了成佛,不但希望自己成佛,更要發願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因為一切眾生,
都具有成佛的基因以及成佛的可能性。當我們念佛時,就要等視一切眾生皆是圓滿的佛,心心念念平等圓融。

17.日本道元禪師曾經開示:「研究佛法就是研究自己,研究自己就是超越自己;更進一步,
要將自己奉獻給一切眾生。」短短的兩三句話,就將佛法、禪法簡單的和盤托出。

18.禪,可分為兩種,即:內心的自在安定與對外在世界的慈悲關懷。我們對待一切生命的敏感度,也是一種禪的表現;禪修,不一定是閉門自修,或者不管外在的世界、不管眾生的幸福安樂。禪,更積極而言,是對一切生命真切、無私的關心與慈愛。所以,對內而言,禪稱之為智慧;對外來說,禪則稱之為慈悲。

19.出家,即是出離自我、自私觀念的家,而不只是單指外相上的出家。放開執著的枷鎖,不要被自己的觀念套住了!

20.信心,是一切善業功德的根本;對於大正覺者──佛陀的話語,能生起多少分的信心,也就能有多少分的受用與功德。信心就像是一把鑰匙,能開啟智慧的寶庫,令我們窺見內在豐富的特質。

21.若希望快速改變命運,消滅病苦與災難,就應該把握四樣法寶:第一、念佛;第二、素食;第三、懺悔;第四、放生。這四樣法寶看似平凡無奇,卻是我們的人生錦囊,能夠帶給我們人格上的提升,以及一生的平安與幸福。

22.不要讓自己陷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儘量讓自己保持謙卑,樂於接受不同的意見;隨時打開自己的心,接受他人的意見,讓自己的心,保持在不斷進步的層次,如此,人生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23.生命是無限的!我們應該時時累積功德、廣集福慧資糧,勤修圓滿波羅蜜,讓自己的生命充滿光彩、明淨與力量!生命的可貴,就是在此無限的充實當中,不斷地充實與茁壯。

24.人們常在面臨生命的失落與困境,或已鄰近生死的懸崖邊緣時,才會感覺到生命的可貴;
珍惜生命,就在每個當下。不必等到面臨生死的關鍵時刻,才開始懂得珍惜;積極運用生命的光與愛,我們就能夠體會生命的難得與意義。

25.佛教所說的生命改造,就是要透過我們的心、語言以及行為,漸漸地向善、轉變、改造;一切從心開始。因為當心轉變時,我們的身體也就跟著改變;身心都開始轉化時,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就隨之淨化。因此,下定決心改造生命,就從心開始吧!

26.如果將窗戶打開,陽光與風就會吹送進來;同樣的,如果將自己的心打開,諸佛菩薩的光明自然會進入心中,與之涵攝。試著開啟我們的自性光明,照耀一切有情眾生,願其也能啟發每一生命的自心寶藏;願一切眾生都能一同進入諸佛的世界。

27.任何事情的原動力,都是取決於心的動機;即使只是一個心念,也必然有其影響的功能。能夠善用心念,讓心朝向正面、積極與光明面而行,必然會達到成功的境地。

28.一顆微小的種子,是一棵大樹的起源;我們任何的行為,都會是未來成果的因。不同的善、惡之因,也就會形成未來的善、惡之果。所以,若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就要種下相應的因;生命中最大的課題是什麼?就是善知因果,謹慎三業。

29.感情,是我們生命中最脆弱的一部分。自私的情感,只是滿足個人某種空虛的心理,而這種所謂的「愛」,其實是相當脆弱、自私的愛。因此,佛陀所表現的「愛」,是由此「自私的愛」,走向、發展至「無私的愛」,也就是所謂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30.世間最大的惡業,就是殺生;世間最大的功德,就是護生。弘一大師曾經開示,你希望生病能夠痊癒嗎?你希望一生平安幸福嗎?如果有如此的心願,今天就有一個最簡單、快速的方法──就是放生、護生!救護、解放一切生命。

31試著想想看,當我們站在生死邊緣時,會如何看待生命?會面對?或者逃避?其實,當人們最失落的時候,往往是最能將生命的聖愛與光明,激發、顯現出來的時候。所以不要逃避逆境!試著迎向它,我們會看見更寬廣的生命角度。

32我們過去是皈依什麼?皈依三毒──貪、瞋、癡;如今我們因緣成熟了、宿世善根成熟了,所以要「改邪歸正」──皈依三寶:皈依佛,消滅貪欲;皈依法,消滅愚癡;皈依僧,消滅瞋恚。皈依就是依靠及回歸之意,我們要滅除三毒、實證自性三寶。

33.皈依佛,就是以佛性來過生活,以佛性來應對日常中的一切。為什麼要皈依佛?就像木柴,本身具有引火的本性,可以因此引燃火苗;皈依佛陀,就是相信自己也具有成佛的本性!我們向佛陀學習,也能有成佛的一天。

34.作為三寶弟子、佛陀的追隨者,就要學習佛陀的大愛與無私;尊重、愛護一切生命,並且視一切生命都是未來將成的佛陀。因此,我們要保護一切生命,就如同保護自己一樣,平等對待。

35.作為一位佛教徒,要展現出一種包容、廣大的胸量,以及柔和的心態、語言與人格。學佛不是要將自己刻意塑造成佛教徒的模樣:手持著念珠、穿著奇裝異服,好像才能顯示自己正在學佛。佛陀能夠遊化人間、教導眾生,是因為佛陀展現的清淨、悲智的完美人格,而不是裝模作樣的外表。

36.在生命中,什麼才是我們的真實依靠?答案是:「慈悲」。愛與慈悲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強的能量、最珍貴的寶藏!絕對不會是奸詐、狡猾、比較與勾心鬥角。

37.用慈悲、愛心來感動自己,以此來增長自己的菩提心;有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菩薩就是再利用這份無私的愛,來感動一切眾生。菩薩就是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奉獻自我,以此來完成我們的終極目標──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38.慈愛他人就是慈愛自己,因而讓他人也能喜歡自己、尊敬自己。如果真正的愛自己,就要增加自己的慈悲心、充實自己,並將這份內涵影響他人,讓他人因為我們的道德與慈悲,而親近我們,這才是真正的愛護自己。

39.我們自己都是未來生命的設計師!如果希望能有美妙的色身、豐厚的財富、良好的人緣甚至無上的智慧等,那麼就請從當下開始,由五戒、十善開始充實自己、涵養德性吧!持守五戒、十善的當下,也就是利益他人的開始;因為持戒就是積極的慈悲。

40.多思惟慈悲的功德,涵養慈悲之心、調柔性情;透過微笑,可以使身邊周遭的環境,因我們的慈悲而感到溫暖。用我們的慈悲心,營造美好的氣氛,不給他人壓力,保持輕鬆的微笑,這不僅是利益他人,也是利益自己。

41.我們要主動的去愛所恨的人,用愛、用慈悲去關心敵人;就像母親賜給我們禮物一樣,每一個孩子都是在母親的慈悲與關愛中,平安、愉快地成長。完全的平等才能稱之為慈悲;我們要將這樣的精神擴大、無限擴大,這即是佛教的慈悲精神。

42.因為對他人的慈悲,而讓我們找到自己,也找到體驗生命的入口;我執與自私就像隻猛獸,會將我們帶進黑暗與恐懼中,讓我們長時受苦。學佛,就是要學習「關心眾生遠超過愛惜自己」。為自己著想是苦因;為眾生著想則是樂源。因此,請好好地充實菩提心吧!

43.佛陀的教育,就是教導孝與敬;當我們將孝敬的實踐,達到圓滿的境地時,離佛果也就不遠了。孝順眾生、尊敬眾生,就必須從孝順自己的父母開始,一直到尊敬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母,這樣,我們的悲心也就圓滿了。

44.禪,是體證無我空性的圓滿智慧。若能經常修持禪觀、通達法性,就能漸漸生起圓滿無我的空性智慧,得大無畏;而體證空性之後,我們的悲心也會漸趨圓滿、廣大無量!並且能夠了知種種善巧方便,切實的利益眾生、幫助眾生。

45.修行的最高階段,就是四個字:「一切隨緣」。諸法都不離開因果的軌則,也不離開空無自性的本質;生在業流當中的我們,只要讓心安住在空性的大自在中,並積極地去惡行善,自然一切無所罣礙。

46.佛陀的學生曾經問佛:為什麼每個人的命運會不一樣?佛陀說:因為每個人的心念及行為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命運也就不同。因此,請好好地認識自己,並且經常懺悔;進一步累積善業、利益他人,這樣生命將會有不可思議的改變。

47.忍辱的定義,不是拼命地忍耐屈辱,而是指即使在受侮辱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內心的和諧與平衡。忍辱是一種力量,一種調伏的力量;學習忍辱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境界來刺激自己,讓自己處在最差的狀況中──接受一切逆境,才能突破我執的高牆,看見內在的真實。

48.忍耐與寬容,就是學習調伏瞋怒、開闊心胸;忍辱度瞋恚,心才能平靜。總是易怒的人,
其實心靈是脆弱的;修持忍辱,能讓我們的心靈回到平和與寧靜。能夠忍辱、心靈堅強的人,也才能確實的利益眾生。

49.千萬不要將快樂,建立在現實世間的感情、家庭、金錢與名利上;真正的快樂,是唯有深信因果,並且謹言慎行的人才能擁有;因為道德與良知的雙翼將伴隨著他,飛過重重險阻,遠離惡緣。

50.佛在世時,佛弟子們以佛為師;佛不在世時,佛弟子們則以戒為師。受持戒律的意義,並不是如其他宗教所有的持戒動機,只是臣服於對神或上帝的承諾;佛弟子受戒、持戒,是為了降服煩惱而受持淨戒,尤其是為了證得與佛無二之無上菩提、欲利益一切眾生而受持佛戒。

精進如法的修行

1.修行的原則是──「動則修福,靜則修慧。」修行,如果遇到能讓我們服務的機會,那是何等的福報!那是我們培養福德以及慈悲心的大好機會!所以說「動則修福」;當有時間靜下來時,就應該利用時間研讀經典、禪修或者從事念佛等的修行,這就是所謂的「靜則修慧」。

2.有苦難的地方,才是我們修行的道場。修行,並不是執守於寺院、關房或特定的處所修持;閉門自修、不問世事,並非是佛陀應世的本意。作為菩薩行者,不管是居家、學校,甚至監獄、屠宰場等等,都是讓我們學習慈悲以及奉獻身心、利益有情的修行道場。

3.我們應該如何實踐修行呢?修行,就是在檢視自己的缺點。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缺點,那麼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修正自己,以及又該如何突破自己?所以,當有人告訴我們缺點時,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慶幸。

4.人生難免遇到困境與不如意的事,修行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時常憶念佛陀與三寶,讓正信的光明與慈悲充塞心中,自然能夠充滿勇氣與自信,使困境轉變為我們磨練自心的一種工具。因此,困境其實是我們修行上的導師與良友。

5.修道,道是什麼?道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修行的目的,是要消滅我們內在的貪、瞋、癡煩惱,以獲得完全的解脫;生命真正的敵人,並不是外在的冤家、魔怨,而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三毒煩惱。

6.外在的怨敵,無法將我們拋進無間地獄的烈火之中,唯有自身的惡念與惡業,才會將我們引領到三惡趣的苦道之中,承受無量的痛苦。因此「善護自心」,是修行者首要學習的課題之一。

7.要善於控制我們的心,不要讓邪惡的念頭影響清淨的本性。學習自律,善護身、口、意三業,讓內心充滿平靜與安和,不要再讓內在澄淨的水鏡受到波動與污濁,儘量使身心輕和自在,如此即是修行之道。

8.修行就是要接受考驗與逆境,不斷征服自己!修行不是專找自己所喜愛的師父與道場,養尊處優地自認為是在修法;修行,就是要毫不留情地,對治自己的習氣與煩惱,而非流於世俗情面!

9.什麼是修行?簡單的說,「修」就是思想上改變;「行」就是行為上改變。「修」就是改變我們自私的思想與心態;「行」就是停止一切傷害眾生的行為。所以,修行就是以佛陀的智慧,作為我們的思想;以佛陀的慈悲,作為我們的行為。

10什麼是修行?其實修行就是一種真心。無論我們在社會上從事任何工作,都應該以真心與人相待;如果我們只會戴著假面具,對人、對事都是以虛偽對待,失去了真心,也就失去了佛性。若一個人能夠時時保持真心,就能慢慢找回佛性。

11什麼是修行?就是改善生活模式,讓自己走入一種良善品質的生活模式;以道德約束自己,以慈愛善待他人,這樣就是最基本的修行。所以懂得修行,才是懂得過生活的人。

12當我們越深入經藏、越發精進修行的時候,我們的氣質將會有明顯的改變;氣質是無法騙人的,因為修行的內涵,都會表現在日常的威儀當中。當我們的內在存有正法的內容與精神時,將會自然表現於外;而外在的威儀,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他人、利益他人。

13我們千萬不要過分相信「自己」;容易跌倒的人,往往都是因為過於相信自己、太過自以為是。所以在修行的路上,我們一定要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善知識的德行與佛學的內涵,將能引導我們走向彼岸,也能增進我們修行的力量,進而利益眾生。

14我們拜佛的時候,要將額頭碰觸地面,因為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我們生命的父母。我們要以如此謙虛的姿態,愛惜、敬重世界,尊敬他人以及一切生命,這才是我們禮佛最大的意義。因此,我們要以此禮佛的心態,來修持慚愧、謙虛與珍愛一切生命的修行。

15聞、思佛法,進而依教修持,就是為了使我們了知自己與一切生命,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原來一切的生命體都有佛性,只因被無明覆蓋,才無法親見那清淨的本性。我們只要透過佛陀教導的方法,精進修行,就能開發純善的本心,豁然開朗。

16一位成功的佛教徒,應該朝向完美的人格發展;完美的人格,應當具備多聞、睿智、清淨、直率、慈愛、誠信等特質。佛陀,就是這完美人格的養成者──具足大智、大悲與大雄力。為此,我們應該積極、有魄力的修行佛法,開闊心量、完成此偉大完善的人格。

17.修行就是要昇華自己,增進自己的善慧、慈悲與無畏;讓自己向著佛陀的內在而發展。從決定修行開始,就要加深自我的知識、慈愛與至覺的內涵;消融自己負面的習性與煩惱,讓心像虛空一般,包容並攝受身旁的一切。

18.佛陀曾經開示阿難尊者,每一眾生由於前世的用心不同,才會有或善或惡的果報;因為一個或善或惡的身心行為,都會感得與其相應的善惡報應。因此,每一個有情生命的遭遇,才會如此不盡相同,我們才應該更要努力斷惡修善,精勤聖道,不要枉費人身。

19.如果希望在修行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先懂得改變自己;改變過去不良的習慣、改變惡口等的不善言語、改變不善的念頭。我們要想盡辦法改變自己!征服自己!減輕對自我的執著,才有開發無量潛能的可能性。

20.不論是出家或是在家行者,有三件事情必須謹記在心,第一:忍耐孤獨、寂寞。修行,就要學習挑戰自己、突破自我,所以我們要能夠忍耐孤獨與寂寞。第二:人忙心不忙。不管出家或在家,服務道場、服務眾生時,總有相當忙碌的時候,但還是要使心安住於佛法,不讓心產生壓力。第三:人閒心不閒。空閒時,也不能因此懈怠,內心仍應不忘修持,以及關心佛法的弘揚,並經常警惕在心、時時為此而作準備。

21.作為大乘的佛子,每天應該儘量維持三項修持:第一、禮敬諸佛。透過虔誠的禮拜,培養我們對諸佛菩薩的虔誠與信心;第二、稱讚如來。藉由語業的讚歎,以使我們能夠時常的憶念佛德,惕勵修行;第三、廣修供養。透過供養,消除我們無始以來的貪欲煩惱,並累積廣大的菩提資糧,速證無上正等正覺。

22.佛是最為圓滿的大覺者,我們則是有許多缺點、煩惱、不圓滿的凡夫眾生。所以我們要懂得懺悔──對自己要保持慚愧心,隨時反觀自己的不圓滿;佛陀也是由薄地凡夫,漸漸修行而圓滿佛果。因此,我們要時常祈求佛陀加持、相信自己,這是修行中首要的行持。

23眾生因為無明煩惱,而策動三門造作善、惡等的行為,因而形成了「業」。業就是命運的主宰,每一個生命都有一股力量在主宰它,那就是「業力」;眾生就依此業力而流轉生死、迷失本性。修行就是在於消除煩惱、回歸真實;而修行可分為三部分:懺悔、持戒與觀慧。

24.修學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即是「轉化」──將不淨轉為清淨、將凡心轉為佛心。念佛,就是要將我們的音聲轉成佛音;將我們的雙眼轉為佛眼;將我們的雙手轉成佛手;將我們的凡心轉為如來心。

25.觀自在菩薩的「觀」字,並不是指以肉眼睛觀看的意思,而是指以內在的智慧之眼,來了解生命的真實意義。我們修行也就是要學習檢視自己,以智慧之眼向內觀照,精進、踏實的向佛學習。

26.透過觀想的練習與修持,能夠使我們轉換不淨的心態,甚至成功地改善外境。金剛乘的修行,經常運用觀想來訓練修行者,以使修行者的身心,能夠轉化為佛身與佛智;這是一項心靈工程,藉由這樣的修持,我們將能開啟心靈的寶塔之門。

27.八正道(註)中的「正思惟」,就是指不貪、不瞋、不害眾生,我們要有如此的意志與自律;有了如此的決心與意志,才能再產生「正語」、「正業」與「正命」等,八正道中所要求的正確生活態度。有了正確的生活態度,我們的心智與人品才會有所成長。

註:八正道,八種追通往涅槃的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正道。

28.生命的力量,就是佛陀所講的「業力」;業就是我們的一切行為,包括思想、語言與身體行為,這些行為所造成的一股力量,就稱為業力。業力就是我們的生命基因,這些基因將會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檢視每個當下,才能漸漸走向光明乃至涅槃。

29.口中說著要改掉惡習,卻依然故我的人,就像已洗浴過的大象,卻又以泥巴將身體弄髒,如此反覆,身心將永遠無法清淨。真心的改過與懺悔,不論是身體上或觀念上,都要身心力行實踐,不再重複錯誤!我們要有這樣的魄力。

30.佛法就是在大家互相研討、講說當中,慢慢的傳播開來。例如一個家庭,父親將佛法心得分享予妻子;母親又將佛陀的法音教導予子女。如此一個小小的家庭,就將佛陀的教導不斷的熏習,也讓子女養成完美的人格。這樣的學習與傳遞,就是轉動法輪的一種表現!

31.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在戰場上戰勝了千百萬億的軍隊,還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國王!因為此人征服了自己心中的欲望,征服了內心的煩惱魔。

32.皈依三寶實際是皈依誰?就是皈依自己的本來的面目。皈依,是皈依內在最真實、純粹的一面:覺性、大悲與柔軟心。我們皈依是反觀自己、發展人格、提昇自我,而不是單指皈依外在的三寶;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種子,我們藉由外在的佛,找回內在的佛,這才是皈依的真義。

33.什麼是戒律?戒律就是對自我與一切眾生,良好、正面的道德行為。譬如基本的五戒:戒殺、偷盜、邪婬、妄語、飲酒;這五戒不僅是對自我的要求與人品的提升,還牽涉到整個生命與宇宙之間的和諧因此,深信因果、恪守淨戒,才是我們生而為人,所必要實踐的正道。

34持戒是為了檢視自己的身心,不讓自己有傷害眾生的行為,並且使自己能夠向正道與涅槃而行。受持佛戒,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功德,也不是以此謀取名利;持戒應是令自心更加穩固於修行,並且於佛道中得大成就。究竟而言,持戒應該是以慈悲為發心,並為眾生帶來無限的利益。

35.學佛,就是要學習打開自己的心來擁抱眾生。擁抱眾生、擁抱苦難,就是擁抱佛陀;如果排斥眾生,孤立自己,那將永遠看不到、也體會不到佛陀的心。

36.法,也稱之為軌範,就像火車一樣,絕對不可能離開軌道而行。身為修行者,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也都不能離開法──正確的軌則;做任何事情時,都要保持正念的覺知,使心不離開正法、不離開正念。

37.專心就是天才!所以我們要懂得學習冷靜與專注。培養平靜與專注的習慣,有助於我們對佛法的聞思與分析;而對於平時的待人處事、工作效率也將有很大的幫助。

3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說,只要能背誦乃至短短的四句偈頌,功德將如河沙般的廣大,因為法句銘心;簡單的幾句法語,卻能改變我們的人生,比起廣博佛典,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法受用要來得有意義。

39.雖然就現實面而言,佛陀的色身已經捨報,末法時代的我們,似乎也已離佛陀相當遙遠。
但從究竟面而言,佛陀的真理、佛陀的生命,佛陀的圓滿教育,卻永存於世界每個角落!
佛陀是遍一切處、是圓滿的大正覺者,是已超越一切的聖者!只要我們依循佛陀的身教、言教,佛陀其實就已經不遠離我們了。

40.如果有機會親近一位善知識,仰飲法乳,我們就必須懂得如何虛心學習、依教奉行。追隨一位老師,如果還存有慢心,違逆師教,就等於失去了學習的機會;當我們透過種種的因緣觀察,認定一位具有正知正見、悲心圓滿的大善知識後,就應該要以全生命的態度來依止師言、恭順師教,如此才能真實受益。

41.小小的吃虧、一點點的受傷,並沒有什麼好埋怨的,因為一切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
都曾是我們的摯愛,只是一般眾生由於無明覆蓋而不自知;既然了知這一層道理,何苦還要起怨心與眾生計較呢?

42.希望改變他人嗎?那就先要有人格與雅量,才感動得了他人。不然為何佛法那麼好,我們還是無法度化眾生?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所以沒有那份攝受力影響他人。

43.假設有兩個願望讓我們選擇,第一、讓我們擁有一顆無價的如意寶珠;第二、讓我們永遠不再生起欲望。請問我們會選擇哪一項呢?智者當然會選擇不再生起欲望!因為欲望是永無止境的;滅除煩惱、欲望,才是得到真正的如意寶珠,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44.還在戰戰兢兢地防備他人嗎?還帶著偽裝的面具,迎合他人嗎?卸下心防吧!用我們那絕對的佛性光輝,面對世俗的一切挑戰吧!開展我們的佛性,才是人生中的唯一大事。

45.請記住一句話!能夠指揮他人時,還不如學會控制自己的心;能控制他人時,還不如學會如何主宰自己的命運!朋友!請深信因果!我們將會了解該如何度過人生。

46.一顆柔軟的心,是人性中最耀眼的美德之一。調柔的美德,能夠讓我們遠離憤怒與惡念,
自然也能夠令我們遠離災難與危險;柔軟的心,也能使我們去除一切障礙,增長我們的智慧與道德。與其依靠外在的權貴,還不如保有一顆柔軟的心。

47.因果乃是宇宙間的定律,不會由於人種、信仰、貧富與國家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就如同世界各地的人們,仰望天空所看見的月亮或星辰,所見的都會是一樣。因此,深信因果,謹言慎行,是我們處世的最高準則。

48.開悟並不是由外境來尋求開悟,而是由我們的內在,不斷地挖掘與體驗,才能漸漸有所領悟。我們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佛陀圓滿的一切,就是我們整個生命的內容,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如此確信與體認,才是我們此生乃至盡未來際的生命依靠。

49.佛教徒的正信,包括三項因素:第一、宗教上的信仰,也就是對於佛陀、三寶的感恩與景仰;第二、正確、觀照的智慧,也就是對於諸法實相的分析,以此避免宗教上的迷信;第三、對於一切生命的絕對慈悲,就是大生命的圓滿展現。這三項──信仰、智慧、慈悲,就是佛教徒所應依止的三項原則。

50.要改變世界,就要先改變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的心能夠多憶念佛陀、正法,多實行護生、放生以及素食,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會因此變得和諧與安樂。佛陀曾說,眾生所處的世界,
其實都是隨著眾生的善心或惡心而變現;所以,「心」是我們的方向也是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