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菩提心要】弘法講義041

遠離疾病與障礙
首先,你必須了解到,疾病的主因源於心識。因此,消除邪見是疾病的主治,健康的主因。這是最善巧的修持法門,最有益於健康、長壽、幸福、安寧,以及如意地實現你所有的心願。要得到這一類的效果,就得看你下多少功夫去破除邪見。



如何遠離所有疾病?
1.由於疾病的成因是無明,因此你必須要認出俱生智,才能治療這些疾病。
2.由於疾病生成的助緣是煩惱,因此你必須要讓注意力安頓在平穩安定的狀態中。
3.由於連接者是概念化思維,因此你必須徹斷念想的縛。
4.由於結果的匯集者是風息(氣),因此你必須專注在氣的心要上。
5.由於後援者是神魔,所以你必須要徹斷神魔有所存在的念頭。如此,你將能遠離所有的疾病。

關於疾病
1.疾病的發生是由於無明和我執所累積的有害業力。疾病會現前,則是由於煩惱、概念思維、風息(氣)、或是神祇鬼魔等等影響。疾病成熟的果即是四百零四種病,這些病以熱、寒、痰、痛和腫為首。
2.所有的疾病都具備五種元素:潛在的基礎、有害業力為主因、煩惱為助緣、概念思維為連接鏈、風息(氣)為最後裝配工、神魔為輔助要素。
3.如果出現了寒病,此病是由於潛存在阿賴耶識的貪欲習氣所成,然後被強烈欲望之緣啟動而出現;連接鏈則是概念思維:「我病了!我是殘廢!如果情況更糟的話,該怎麼辦呢?」這會使得下行氣的功能失調,讓你暴露於陰魔邪惡力的攻擊。
4.同樣的,憤怒的種子為因,被連結著概念思維的盛怒之緣所啟動,這使得隨火的風息的功能失調,讓你暴露於陽魔邪惡力的攻擊,引生熱病。
5.愚癡的種子為因,被強烈愚癡之緣所啟動,又與概念思維的環鏈連結上,這使得「等住氣」功能失調,讓你易於被邪惡的「地靈」所攻擊,引發黏液疾病。
6.傲慢的種子為因,被強烈自負之緣所啟動,又與概念性思維的環鏈連結上,這使得「遍行氣」的功能失調,讓你易於被非人鬼類的邪惡影響力所攻擊,引生腫脹的疾病。
關於疾病本身的治療

有三項要點:
1.最好是能夠讓疾病自行解脫;
2.次好的是捨棄驅邪除魔或禪修的參照點;
3.最後則是透過觀想來治療疾病。
一、讓疾病自行解脫
()連一帖藥都不要服用,也不要唱誦任何療癒的儀軌。不要認為疾病是個過失,或將疾病視為某種善德。讓你的心保任在不造作與自然任運的狀態中,如實安歇在離戲純然的自然離念狀態中,不加干涉。
()如此,概念化思維的流動會被切斷,離念的本覺露出曙光,而且疾病會被淨除,疾病和念頭於此同時解脫了。
()也就是說,前行是不要追逐疾病,正行是不要讓疾病壯大,結行是不要執著生病的感受。透過這些要點,你將會淨除舊疾,而且不會再被新的疾病所傷。
二、驅魔或禪修,又分為三個部分:
   轉化逆境、直接斷除,以及平等性。
()首先是「轉化逆境」:
(1)要帶著感激之心看待疾病,一再一再發想:「疾病啊!就是因為你,我得以切斷概念之魔,多麼奇妙呀!」
(2)讓你的心保持愉悅歡喜,吃點能夠消除疾病的食物,並以逆向操作的方式來面對疾病。接著,可以吃些新鮮的、溫的、但已經沒有冒著熱氣的固體香膳;喝些溫暖、散發著強烈氣味的「芬芳流體物」。
(3)藉由氣的修持,上半身的疾病會被吐出,下半身的疾病則會被排洩出來。這個使疾病消退的過程,就是切斷的藥方。
()「直接斷除」:
(1)首先,臉上要展現出歡喜幸福的表情,並且停止自憐自艾的哭泣。
(2)在心理上,要直接將「生病且身體虛弱怎麼辦呢?如果死了怎麼辦呢?」這些想法所帶來的憂慮、希望及恐懼澈底斷除;要將這些憂慮遠遠地拋諸腦後,不必加以理會。
()「平等性」:
(1)為了達到平等性,你必須在不幸的逆境一發生時,就立刻將之作為道用。提高你的覺性,提醒自己作心性的修持。
(2)不要用觀想修持來對抗疾病,也不會應用任何療癒儀軌或是醫學治療,而是要深入檢視是誰在生病!
(3)安住於那個相續之流的境界中,當禪修體驗生起時,這體驗自身又會自行消失了;而當了悟生起時,這份了悟則會現前為對空性的認知。最起碼你將不再會因感覺生病的念頭而受苦。
三、透過觀想的方便法門來治療:
()生起菩提心、採用盤坐的姿勢,然後觀想自己為本尊。想像一個深藍色、大麥粒大小的「吽」字在你的心間。
()要治療的若是熱病:就想像一個白色、大麥粒大小的吽字,由你的心間的吽字浮現出來,在上半身遍布地繞行。
白色吽字完全將疾病抽取出,就像磁鐵把針吸附過來一樣。然後吽由你的頭頂浮出,消失在虛空中。這樣觀想著將氣向上運行。
()如果要治療的是寒病,那就觀想一個紅色、大麥粒大小的吽字從心間的吽字浮現,偏布繞行下半身。紅色的吽字從下方孔隙浮出,想像吽消失在大地中央。
()如果因手臂與腿上的病疾而受苦,像是瘡或是腫瘤,就觀想一個黑色的吽在病灶。觀想這個黑色的吽字把疾病收集起來,穿透瘡而離開,或是從你的十指尖穿出去離開。
()關於還沒被診斷到的疾病,可以觀想一個深藍色的吽,從你心間的吽字浮現。深藍色的吽收集遍布在你體內的一切疾病,然後從呼吸移動出入的任一鼻孔中浮出去後,消失在半空中。

生病時的逆向思考
1.心是造作者:如果要從佛法的角度來了解治療疾病,一個有效的下手處是了解佛法對心的概念。
2.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心是疾病和健康的創造者。實際上,佛教相信,我們一切問題都是由心製造、生起,也就是說,疾病的成因是內在的而非外在。  
3.有健全的心,才有健康的身體:為什麼有些人生病,而別人身體健康極佳?以皮膚癌為例:長期曬太陽的人當中有些人不會得;在相同情況之下,卻只有部分人會患上皮膚癌。  
4.皮膚癌的助緣太陽是外在的,但主要的病因過去的行為在心流中留下的種子是內在的。  
5.此外,同類型癌症病患,對同樣的治療方法,往往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痊癒,有些人好一陣子又復發,有些人迅速惡化往生,這些差異的因是在心。  
6.佛法主張,要根治的話,不只須用藥物或其他療法醫治目前的病,更要治療內心所產生的病因。如果我們不治療或淨化我們的心,疾病或問題就會再三不斷發生。
7.如果能把過去所造身語意的不善業及其種子悉數淨除,我們就可以永遠擺脫疾病和問題。我們必須完全淨除不善念和不善念所留下的種子,而代之以善念和善念的薰習。
8.我們的問題和疾病的根源是自私的心,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內在的怨家。自私的心會導致我們造惡業,惡業又在心流中留下種子。這些惡業可以是身語的行為或意,如嫉妒、瞋恨、貪著的念頭。
9.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基於悲心要讓一切有情遠離痛苦的願心。寧靜、安詳、充滿歡喜、毫無緊張的悲心,是治病再理想不過的環境,它能夠斷除我們完全被苦所籠罩的情況。  
10.我們關懷其他眾生,就不再只注意到自己的苦,而且體會到一切眾生的苦。
11.珍惜自我帶來所有的疾病(包括愛滋病、癌症),帶來生活上所有的困難、疑惑、不如意事和障礙。
12.從珍惜其他眾生,希望能引導他們趨向安樂,你會獲得所有功德、成就、安樂。一切美好都來自珍惜他人的心,換句話說,你是因眾生的恩惠才獲得它,所以每位眾生都非常珍貴。
13.在此你應當念:「對我而言,每一個眾生都非常珍貴。嗡嘛呢叭咪吽。」這句話要不斷重複,然後思維:沒有一樣東西比一切眾生更重要、更珍貴。因此,除了利益眾生外,沒有別的事情可以把握這一世。
14.接著,必須破除堅定與固執的概念:「得了癌症或愛滋病就一定會導致死亡;如果沒有了它,就會長命百歲。」要破除這個觀念,你必須想:「縱然我的身體健康強壯,但死亡隨時都會降臨。此外,也有許多其他病菌能造成我死亡的因素。」一旦你依著這種想法來破除錯覺時,那疾病再也不能生起像以往那樣強烈的威脅作用。所以,這種想法非常有效。
15.最善巧的修法,最有益、有效的修法,能將煩惱轉化成幸福。最好的技巧、最好的心理、最好的治療法,莫過於自願為其他有情眾生承受所有的問題與病痛,用以消滅我執、自我珍惜的心態。
16.一旦你改變了自我珍惜的態度,多為他人著想,為他人服務及利益他人;縱然你的心量包容不了十方眾生,單是為周圍的人想著:「服務他人是我生命的意義」,片刻間,你便充滿了豐厚的滿足感,也在生命中找到了幸福。
17.即使你病倒了,你所感受的病痛,若是為其他眾生來承受的話,那病痛非常有益和值得。就算你遇到任何的困難,如失業、貧困;就算人生非常艱苦,如果你艱苦的一生能利益其他眾生,能有效地為眾生帶來幸福,那就算是完成人生的真正意義。
18.因此,擁有珍惜其他眾生的態度是成就幸福、和平與安寧的無上妙方,能使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19.我們可以把疾病跟困難當作很有利的修行助緣,用以增長悲心和智慧。悲智的功德發展到圓滿,就等於佛果。
20.佛果對自己有很大的利益,而且讓我們很廣泛地利他,這就是究竟健康的境界。

如何驅散由突然發生的穢氣所造成的障礙?
1.當你與以下友人見面或共享食物時,便會被穢氣所染。
一、毀損三昧耶、破戒、犯下邪惡行為的友伴。
二、內心邪惡的人。
三、待在發生惡行、有惡鬼、有仇恨敵意或道德染汙的屋子中。
2.食用那些透過仇恨、道德染損、或是邪惡行為而獲得的食物時,你也會被染汙。然後你的身體害了病、你的三摩地衰弱動搖,護法也很不悅。
3.你的三昧耶和戒律毀損的徵兆,是會夢到你正在墜落或是走下坡路。
一、由於友伴而被染汙時,你會夢到自己被他人的髒汙給染汙了。
二、被居住地染汙時,你會夢到自己進入到一間骯髒的房間。
三、被食物染汙時,你會夢到自己正在吃汙物。
4.療癒這種情形的最好方式,是透過灌頂和修法儀軌,次好的是透過陀羅尼咒語,第三好的是透過淨化儀軌。要盡力用各種方法來遣除垢染。

超越心智思維     

1.現今人類的現狀是:迷失在思考之中。
2.多數人一輩子被囚禁在自我設限的思維之中,他們從未跨越那狹隘的、由心智所打造、個人化的自我認知被過去制約的自我認知。
3.在你身上,一如在每個人身上,有個遠比思維更為深邃的覺識層面。那就是真正的你的核心本質,我們可稱之為「臨在」、「覺性」,或「不受制約的覺識」。
在古老的教義之中,它就是你心中的上帝或佛性。
4.找到那覺識層面,將使你和整個世界從受苦中解脫。那痛苦是你強加於自己和他人身上的,因為心智所造的「小我」,是你唯一認知的,並掌控了你的生命。愛、喜悅、創意的延伸,以及心中長久的平靜,都必須透過那不受過去制約的覺識層面,才能進入你的生命。
5.思緒之流擁有極大的動能,可以輕易地拖著你與它同行。每個思緒都假裝自己是如此重要,這樣才可獲得你全部的注意。
6.如果你能認出,自己心頭一閃而過的念頭純粹就只是念頭,如果你能在自己情緒反應的當下,認出它發生的慣性模式,那即使只是偶然做到,那個有覺識的層面已然在你內在以覺性浮現了,念頭與情緒就是從覺性中生起的在這個沒有時間性的內在空間裡,你生命的種種內容就是在這裡展現。
7.提供你一個新的禪修練習對你的思緒別太認真。因為人們容易輕易地掉入自己的概念牢籠之中。由於想知道、明白與想控制的種種欲望,心智把自己的意見與觀點誤為是真相。
8.心智說:事情是這樣、這樣的;所以,你得比你的心智所想的更為宏觀才能明白,無論你如何詮釋「你的生命」,或他人的生命、行為,你對任何情況的意見或看法,也都不過就是一種見解,是諸多可能的看法之一,最多也不過就是一堆思緒。
9.「真實」是一個整體的存在,這裡面所有事物是交織的,沒有一件可以獨自存在。思考碎裂了「真實」,將它切成了無數的概念碎片。
10.會思考的心智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工具,但是當你沒有認識到它只是覺識的一小部分分,而讓它完全掌控你的生命時,它反而會是局限的。
11.智慧並非思考下的產物。智慧是深刻的「了知」,你只要單純地做一件事全心注意著某人或某事「了知」就會生起。
12.專注是本初的智性,是覺識本身。它消除了概念化思維所形成的阻礙,於是你認清了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獨立存在。在覺性之中,專注讓感知者與被感知對象合而為一,專注是你我分別的療癒師。
13.每當你沉溺在強迫性思維裡,你便是在迴避事情的實際情況,你不想處於你所在之處此地、此刻。
14.宗教、政治或科學上的教徒,皆源於人們的錯誤信念相信思想可以涵括真理或事實。這些教條就像集合式的觀念牢籠,奇怪的是,人們卻喜愛這些囚室,只因它們帶來安全感,以及一種假象的「我知道」。
15.沒有任何東西比教條在人類身上所造成的痛苦更多。事實上,每個教條早晚都會崩解,因為「真實」最後一定會揭穿它虛假的面目;然而除非人們看穿教條虛妄的本質,否則舊教條將只是被另一個新教條取代罷了。
16.何謂教條虛妄的本質呢?那就是認同於思維。
靈性的覺醒,指的是從思維之夢中醒來。
17.覺識所能覺察的範圍,遠比思維所能理解的更為浩瀚廣闊。當你不再相信你所想的每件事,你便跨出了思維,並清楚知道那位「思考者」並非是真正的你。
18.心智常處於「不滿足」的狀態之中,因此它總是貪得無厭。當你認同於心智時,你很容易覺得無聊與不安,無聊代表著心智渴求更多的刺激,更多填飽思考欲求的糧食,它的飢渴還沒被滿足。
19.當你覺得無聊時,可以隨手拿起一本雜誌、打通電話、轉換電視頻道、漫遊網路、逛逛街,或者更常見的方法是大吃一頓,暫時以身體上的口欲,來滿足精神上的匱乏欲求。
20.你也可以保持無聊與不安,並觀察這無聊與不安是什麼樣的感受。當你帶著覺性去觀察感受時,剎那間,某些空間與寂照會在感受四周生起。它一直都在那兒,起初並不明顯,但隨著心中空間感的不斷增長,無聊的感受將開始消失,並不再那麼明顯與強烈。
21.即使只是無聊,都可以教導你認識「你是誰」與「你不是誰」。你將發現,「無聊的人」並非是「你」。無聊僅只是你體內一般受限的能量流動,而你也不是一個愛生氣、悲傷或滿懷恐懼的人。
22.無聊、生氣、悲傷或恐懼,既不屬於你,也不是你個人所特有。它們是人類的心智狀態,總是來來去去、變化不斷。那些來去的,都不是你。
23.比如:「我很無聊。」誰是那個知道「無聊」的人?或是「我很生氣、悲傷、害怕。」誰是那個知道「生氣」、「悲傷」、「害怕」的人?其實你就是那個「知道」,而不是那些被知道的情緒狀態。
24.任何偏見,皆意味著你認同於思考的心智。這也意味著在你眼中,不再看不見其他人,但只有概念認知上所謂的「人」。將活生生的人簡化為一個概念,已經是某種形式的暴力了。
25.思考若非植基於覺性,將變得自私與功能障礙。沒有智慧的聰明是非常危險,且具有毀滅性的,然而,這卻是目前大多數人類的狀態。
26.思維會以科學與科技的形式不斷地擴大,本質上這無所謂好壞,然而,當有太多是出於缺乏覺性的思考時,也可以變得具有毀滅性。
27.人類進化的下一步,將是超越思維的局限,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但這不是說人類不再去思考,而只是希望人類不要全然認同於思維,而被思維所掌控。
28.感受你內在的能量,腦中的雜音便會立刻慢下來或停止。在你的雙手、雙腳、腹部與胸部上去感受它,感受你本然的生命,那讓肉體活起來的生命。
29.身體於是變成了一扇門,通過它你可以更深刻地去感受,那潛藏於你不安的情緒與思維底下活著的感覺。
30.你的內在,有種可以以你全然的本體(而非只是頭腦)去感受的活潑生命。「臨在」的當下,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是活的,你不需要思考。然而,在此狀態中,如果為了某些實際的需要你必須思考,心智就在那兒,仍可運作,而且可以完美地運作,因為更大的本初智性真正的你在啟用著心智,並透過心智來表現其自身。
31.也許你曾經發現自己正凝視天空或傾聽他人說話,但腦中不起一絲意見,你的感知如水晶般清澈,不為念頭之雲所遮蔽。
32.你也許忽略了在你生命裡,曾經瞬間閃過一些「不思而察」的片刻,當時你也許正從事著某種體能活動,或是走過房間,由於你全然地「臨在」,平日紛起的思緒沉澱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有覺知的「臨在」。
33.對大腦而言,這些片刻並不重要,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得去思考,它們是如此的短暫且無從記憶,以致雖然已發生,你卻沒覺察。
34.事實是,這些短暫片刻才是你生命中能發生的最有意義的事。它們是從思考轉化到有覺知「臨在」的開端。
35.面對「無知」要處之泰然,這會帶領你超越心智的局限。因為心智總喜歡推斷與詮釋,它害怕「無知」,所以,當你可以寬心面對「無知」,你就已然超越心智,而一種更深沉、非概念化的「了知」,也將從這裡面生起。
36.想要在藝術創作、運動、舞蹈、教學、諮商的領域中有所專精,需要的是努力,這也意味著思考的心智完全不需要介入,或至少是次要的。當一切皆由一個遠超過你,但本質上與你合一的力量與本智接掌時,就再也沒有什麼決定要做了,但你卻可以臨場適切地隨機反應,這都不是「你」在做。
37.掌握生命與控制它是對立的,你要與更廣闊的覺識合而為一,讓「它」採取行動、發表言論、完成工作。
38.危險出現時,思維之流會短暫中止,在此間隙中,你將品嘗到何謂「臨在」、「警覺」與「覺知」。
39.真理遠比心智所能理解的更為全面。思維是無法涵蓋真理的,最多只能指向真理。譬如思維可以說「萬物在本質上是一體的」,但它只是指標,並非一個明白的解釋,想要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得在內心真正「感受」這句話所指涉的真理。
40.然而憶起真理,回歸本性是多麼容易:我不是我的想法、情緒、感覺或種種經驗,我也不是我的生命內容,我就是生命。我是萬事萬物發生的所在空間,我就是那覺識,我就是當下,我本是。
41.再來,我們要認識的是「誰是真正的你」?當下與最深層的「你」是密不可分的。
42.當你認識到真正的自己,你會有一種持續的、活生生的平靜感。你可以稱之為「喜悅」,因為喜悅就是充滿生氣的平靜。
43.這個喜悅是來自於,你認識到了自己正是那個尚未披上形相的外衣,無形無相的生命本質,這是本體的喜悅是做真正的自己的喜悅。

蓮師心要建言
1.行者應該「見由高處降」,而「行由低處昇」。
2.為了自身與他人的利益,以佛法訓練自己。
3.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的欲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
4.無論日間或夜間,都要深入觀照你的心。倘若你的心續中有任何不善,都要從心靈深處由衷地放棄這個不善,而去追求善。
5.當你對某些吸引人的事物感到戀執,或是對某些令人厭惡的事物感到反感時,要了解那是你自心的迷惑,只不過是奇幻的幻相而已。
6.當你聽到悅耳或不悅耳的話語時,要了解這些話是空無實質的鳴響,猶如回聲一般。
7.獲得人身是極為困難的,因此知道了佛法的存在後,卻輕忽佛法,是非常愚蠢的。只有佛法能夠幫助你,其他的一切全都是世俗的欺妄罷了。
8.為了好好利用你已獲得的人身,你需要殊勝的佛法。那些執著且渴望世間聲望和名聲、卻沒有實在修行佛法的人們,不過屬於動物當中的最高層級罷了。
9.修持佛法對你的心境是最有助益的,要記住你曾經聽聞過的佛法,因為佛法是最值得信賴的。
10.你的上師和三寶是最好的護衛者,所以誠摯地皈依吧!
11.要披上勤奮精進的盔甲。不管你領會了什麼法教,切莫讓自己遠離此法教的意義。
12.大限到來之時,其他什麼都幫不了你,所以,努力修行佛法吧。因為佛法是你最好的伴侶。
13.不要忙於生意以及賺取利潤,一般來說,這只會使你自身和他人散亂分心。要淡泊於財富,因為它有害於禪修及佛法修持。

蓮師心要建言      

1.要串習薰養慈心和悲心、醒悟力、方便與智慧,以及虔敬心。
2.普遍說來,一切有情眾生毫無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許自己感到愛執或是懷抱敵意;要將心維持在平和的狀態。要捨棄憤怒和粗暴刺耳的話語,而是要帶著微笑的面容來說話。
3.要對三界有情眾生心懷慈母般的愛與悲憫。要與菩提正覺心穩定地長相為伴。要遠離十不善,常行十善。
4.一切有情眾生皆因自身煩惱之故而造作(惡)業,因此要訓練自己對其生起慈心與悲心。
5.有情眾生是悲心的對境,因此,在面對新認識的人們時,要摒除偏見。
6.要以悲心擁抱一切眾生。無論有情眾生在做什麼,他們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為。六道眾生的迷惑囚牢是多麼牢固。
7.即使你已經證悟了輪迴與涅槃是無二無別的,也不要停止對有情眾生持有悲心!
8.當你能把一切眾生都視為父母時,就表示你已用菩提心訓練自心而生起了「道」。
9.如果你帶著悲心以及菩提心來布施、供養、行善,便會成就百倍的功德。如果行布施等善行時沒有菩提心的志向,就算分送了極為珍貴的供養,你的功德也不會增長。
10.要去培養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並且要訓練自己愈來愈嫻熟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11.要練習生起次第,使顯現和存在的一切都能是本尊壇城。至於圓滿次第,則是安住在無二元之中,也就是毫無自性的顯相,如同水中月的反影一般。最後則要回向善根。
12.最廣大的海洋是由點滴之水匯集而成的,即使是須彌山和四大洲也是由微塵原子所組成的。你若想要真實地修行佛法,就要去行善,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實行;要棄絕惡行,即使是最微細的惡行也要捨棄。

蓮師心要建言  
1.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
2.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
3.早晚都要做七支淨供,而且不要疏忽每天的朵瑪食子的供養等等。要以百字明咒來懺悔你的罪行。
4.要待在心境感到自在的地方,如此,你的佛法修持自然會有所進展。逗留在自己極度戀執以及厭惡的地方,只會讓你散亂分心。待在會讓你的佛法修行成長發展的地方吧!
5.此世一切的成就、名譽和聲望,是散亂與障礙的成因,因此,要捨棄對此世的全神貫注,並與世間八法完全斷絕關聯,這是很重要的。
6.心就如同一匹未馴服的馬兒,狂野地奔跑在牠歡喜的任何地方,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保持正念覺察與良知,這是很重要的。
7.一切求取成就的努力和企圖被野心的繩索繫縛著,因此,要讓你的想法於原處清淨,遠離蓄意努力與野心,這是很重要的。
8.心懷希望或恐懼時,是不可能成就佛果的,因此要確信,自心的空性與無生本質超越了「要獲得佛果」和「會墮入輪迴」此兩者,這點非常重要。
9.要像曾經失去唯一孩子的母親般提高警覺,防止自己因五毒而散亂分心。要像發現腿上有毒蛇一樣地捨棄這些煩惱情緒。
10.當你不執著煩惱與感官歡愉,並且能將之視為幻相,如此,即使煩惱真的生起時,你也不需要壓抑煩惱,因為它們不會再有所危害了。
11.取受或是排拒的心態是因為「沒有斬除貪著或執著」的過失所致,自心原本自由解脫且空性本質,既沒有能讓你執著的事物需要完成,也沒有能讓你懷有敵意的事物需要排拒。因為自心本然的狀態,並沒有必須取受的美德或必須排拒的罪惡。

蓮師心要建言

1.讓自心安住在自然、不受羈絆且自由解脫的狀態中。不要把自心置緣於外在事物上,也不要專注集中向內,要保持無所緣的狀態。
2.不執著地讓一切自然地發生吧!這樣你便可以將這些事物以為道用。
3.不要將任何事物視為過失,不要將任何事物視為美德。要遠離希望、恐懼與疑惑,要訓練自己讓暫時的體驗自然地生起、自然地解脫,如此,一切體驗都會成為修行的增上緣。
4.不要沉迷在諂媚奉承、非真心的友誼中,思想及行為都要保持誠實。最首要的佛法修行,就是在思想與行為上保持誠實正直。佛法修行的基礎有賴於清淨的三昧耶、悲心,以及菩提心。
5.你的父母、兄弟、兒子與配偶皆如同過客一般,你們不會一直相聚不離,因此,要捨棄貪著、要節制女伴,因為這是輪迴的根源,這點是很重要的。
6.最初入道的階段,任何會讓你的心落入偏歧的情況都是障礙。尤其對男性來說,女性是最大的魔障;對女性而言,男性是最大的魔障。而在一般的情況中,衣食則是最主要的魔障。
7.要向你的上師祈請:「請加持我能將煩惱作為道用吧!」每天都要以淨化煩惱種子的咒語來訓練自己,最後放鬆安歇進入見地的境界,並以回向和祈願來做結行。
8.針對大乘的正確修持來說,應了知「一切對境皆不真實」的見地。
9.心就像是太陽,沒有任何無明黑暗的基礎;
心就像是蓮花,不受任何過失所垢染;
心就像是黃金,自身的本質是不會轉變的;
心就像是大海,是不移動的;
心就像是一條河,永不停息;
心就像是須彌山,是完全不變的。
10.一旦你了悟了心的狀態就是如此,並穩固這種了悟,那就稱為「擁有了悟的見地」。一切見地的頂峰,即是正覺心的菩提心精髓。

蓮師心要建言  

1.菩提正覺心並非是由「因」所創造的,也不會因為環境而被毀壞。覺醒心並非指只由足智多謀的諸佛所造,也非由靈巧的有情眾生所生產。它從本初以來就存於你內在,是你的自然資產。
2.既然心即是諸佛的源頭先祖,因此當你透過上師的口訣認出它時,就好比認出一個你本來就熟識的人一樣。
3.從現在起,專注地集中自心,拋開珍視身體的愛執,將身體當做薈供曼陀羅獻出,清楚地觀想顯現與存在的一切皆為本尊。
4.將你平凡的身體聖化為甘露,貢獻給一切有情眾生。特別將作惡者列為首席,自在地安歇在無有戲論造作的狀態中。
5.你若是讓自己的身、語、意維持凡夫平庸的狀態,那是領受不到加持的。因此,要專注保持自己的身即是本尊,語即是咒語,意即是超越概念的本然境界,這是很重要的。
6.如果鬼魔真的出現了,就直接跳進他嘴裡,或是跳進他腿懷中,完全放棄你珍視身體的念頭。長養菩提心並且回向此善根。
7.一旦你了解一切有情眾生皆是父母,你就不可能相信有鬼魔的存在;然而你若仍如此相信,就表示你尚未圓滿修持訓練。
8.若能得到某些了悟上的成就,你便會了解自己和鬼魔具有和本尊同樣的特質。
因此要想:「與本尊會面是多麼令人歡喜啊!」躍入鬼魔的腿懷間,擁抱它;進入鬼魔的口中,讓彼此的心合而為一。
9.讓你的物質色身成為薈供曼陀羅,以此,你將會了悟諸種顯相皆是本尊,如此一來,關於鬼魔的所有概念都會停息,幻術般的展現會自然地消退,而當地神靈也會臣服於你。
10.當你止靜時,魔也是止靜的;當你被平撫時,魔也被平撫了;當你解脫了,魔也解脫了;當你被調伏時,魔也被調伏了。這個魔是你自身的魔,因此,斬斷此魔,便會平撫你自身。因此,勇敢去面對一個恐怖之地,比起三年的禪修,更有增益禪修的作用。

蓮師心要建言   

1.秘密行止不只是著眼於對鬼魔的想法,也著眼於斬斷傳染性疾病的想法,像是痲瘋病等,以及害怕、憂懼、嫌惡、反感、怯懦、膽小、困窘、難為情等感受。
總之,無論生起了什麼想法,要如上述所說一般斬斷這些想法。
2.基本上,若是想穿越自身念想思維的危險狹路,就要將障礙作為道用。
3.邪惡力量與魔力幻現的體驗,是你自己錯覺的心所體驗到的;在自身之外,絕對沒有任何「神祇」與「鬼魔」。
4.一體驗到邪惡力量與魔力幻現的瞬間,就應該立即運用這樣的關鍵心要:要了解它們並不具有任何真實的存在性,因為它們並沒有生、住與滅。
5.每當魔障攻擊出現了,就採用你的瑜伽姿勢,保持目視,深入觀照這些鬼魔幻變的本體,然後念頭會現前為空性的認知。你的想法一轉為空性的認知時,你便會擁有了澈底斷除恐懼與害怕的確信勇氣。
6.即使群魔如軍隊一般環繞著你,也無法動你一根汗毛,也無法製造出任何障礙。因此,自己要確信地想:「我是無法被障礙所傷害的!」若是膽怯地想著:「不知道是否會遇到什麼障礙?」這樣只會門戶洞開地歡迎魔羅的到來而已。
7.體驗到神與魔的一切經歷,都只是你自己概念思考的形象化。在自心之外,神和魔連一個原子也不存在。
8.斷除概念思維之念流吧!把你的五蘊當作薈供供養出來吧!把你的身體當作食物來布施吧!捨棄我執,好好運用精髓心要,進行修持吧!


隨喜功德      
1.隨是順從,喜是欣悅,功是力用,德是道行。致力用功,所得之道行,謂之功德。這裡乃通指一切善法而言。十法界四聖六凡一切功德善法,皆當發願隨順喜悅,故曰「隨喜功德」。
2.隨喜功德能除嫉妒障,能起平等善,能得大眷屬。前一是對治的惡法、後二是生起的善法,能滅惡生善。
3.嫉妒重障者,必須用隨喜功德之法,以對治除滅之。凡是見到他人作功德之事,無論是大功德、小功德,都要隨喜。
4.或以身業隨喜助成之,或以口業隨喜讚嘆之,或以意業隨喜而發欣悅之心。
5.如是用功,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樂善之心常常現前,嫉妒之心自然伏斷了。
6.嫉妒之惡法,既已伏斷,自能生起平等善法,將來度脫很多的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得大眷屬親近擁護。這都是隨喜功德的利益。
7.隨喜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一天要修很多次,這是最容易修的一個,也是可以積無限的福報,及增長你的功德。
8.佛經上云:所有積聚善根、福報的方法中,隨喜是最容易做的。為什麼呢?因為只要我們心想就成,而且心想就可以積無止境的福報。
9.我們要得到快樂必須要有善根、有福報,這樣才會快樂、才會成功,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到你過去所做所積的一切福報、一切功德,這時候就產生大歡喜心。
10.平常眾生作惡比積善多,所以我們要為他們所種的一切善根而歡喜,因為只有他們自己積善才能得到快樂,當然我們要使他們積善;但是從他那一方面、他自己能積善是多麼好,所以我們要跟著起歡喜心。
11.修隨喜而產生的歡喜心,就像是在垃圾堆裡找到了一百萬塊錢一樣的歡喜。

隨喜功德         

1.避免驕慢、嫉妒、或瞋怒心生起的另一個重要修持是隨喜。無論何時,聽到別人成功,要隨喜之。
2.當我們見到別人修行佛法、成就證量,或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都應當感到高興,就像找到如意寶或寶藏一樣。
3.即使對俗世的成就,也應時時修持隨喜。例如,聽聞別人事業成功,應心生歡喜。聽聞某人無論是自己的敵人或友人找到了友伴,也要心生歡喜,想著:「他們找到了所追求的快樂,這是多麼美好」!
4.當別人好事臨頭或高興的時候,隨喜他們是菩薩行。菩薩致力於有情的安樂,所以每當有情安樂時,菩薩就非常歡喜。
5.如果只知珍愛自己,就無法感受到快樂,但若愛人如愛己,則歡喜自然生起。如果關心別人,當某人找尋到所追求的安樂時,自己自然地也會感到歡喜,不需思索任何理由。
6.要為眾生歡喜,就如自己心願得償般。換句話說,要愛人如愛己。他人得到安樂時,要如同自己得到安樂般的心生歡喜。
7.無論什麼人發生了什麼好事,都會自然地心生快樂。看見身材美好的健美先生時,心中想著:「這人因為前世修持忍辱及持戒,今世得到如此美好的身材,是多麼美好啊!」
8.看到某人非常富有時,思維:「這人前世布施眾生及供養三寶,現在有如此好的果報,多美好啊!」
9.若某人非常有智慧,或比自己更瞭解佛法,也應心生歡喜。若某人修了很多次閉關,自己卻未有機會閉關,也要隨喜。
10.把握所有可以隨喜的機會,可以累積不可思議的功德。若他人心靈層次比自己低,那麼為他所積的功德歡喜,可以得到兩倍於他所得的功德。如果此人的心靈層次比自己高,則因此為他歡喜,能累積一半於他所得的功德。 
11.僅以隨喜,無需身及口的大力張羅和特別努力,就能累積無數的功德。剎那間就能累積如虛空般無量的功德。修持隨喜心是累積功德最簡單、最廣博的方法。
隨喜功德       

1.發現別人的優點時,即時的隨喜,可以止息嫉妒。心懷嫉妒,會有企圖阻礙別人成功及安樂的危險。反之,若棄絕嫉妒,修持隨喜,縱不能馬上成功,也創造了將來成功的因。
2.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人家好事的時候,不隨喜,反而產生嫉妒心,那就是給自己製造障礙。所以隨喜的時候,不管是在利益眾生或是在修行上,都是容易成功的。
3.現在能因為他人修持佛法及閉關或得到了悟而隨喜,就造了自己將來能有相同體驗的因。若讓驕慢及嫉妒之心生起,只會造成現在及未來成功的障礙。
4.隨喜是預防這種障礙的極善巧的心理學方法,也是日常生活中極重要的一部分。
5.當別人成就了輪迴中的成功,並找尋到所要適求的安樂時,如果能隨喜即能解決許多障礙。
6.如果不修持隨喜心,即自他相換,無論這寶貴的人身持有多久,無論多富有,多聰慧,或有多少世俗及佛法的教育,在生活中將得不到安樂及寧靜。
7.所以,如果不隨喜自己和其他眾生的好事情的話,那心情就比較容易生氣,或生嫉妒心。這是無法隨喜的心,驅使人發狂及激發不理智的舉動。那麼,無論能活得多長久,也終歸不令人嚮往。
8.持有暇滿的人身及心中潛在佛性的心,才能為自己及其他眾生帶來不可思議的利益。但若不運用這些修行於日常生活中,自己本身就會阻礙所有這些利益的發生。
9.隨喜能積集大量功德,經常隨喜的話,將會變得開心,因為隨喜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然會感到開心。也因為隨喜而免除嫉妒的惡業,嫉妒只會妨礙自己現在及未來的成功,包括成佛在內。
10.隨喜是種下將來成佛的聖身種子,因為佛身是美好的,沒有任何醜陋、缺點的。

心靈甘露

1.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2.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3.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5.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
是苦了你自己。
6.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8.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
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9.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10.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11.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2.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13.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14.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15.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
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16.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7.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18.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19.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20.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21.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3.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24.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25.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26.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28.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9.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0.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31.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32.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33.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3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35.醫生難醫命終之人,
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36.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37.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38.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39.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4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41.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42.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43.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44.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45.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46.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47.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
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48.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49.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50.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
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51.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
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52.了事如幻,愛心永存。
53.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
樂於寂寞。
54.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5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56.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哪一樣是你的。
57.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58.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59.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60.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
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61.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62.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6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64.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65.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66.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67.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68.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69.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70.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71.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72.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73.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7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7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76.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77.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78.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79.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80.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81.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82.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83.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84.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85.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86.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87.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88.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89.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沉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90.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91.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92.為了讚美而去修行,
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93.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94.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
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95.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96.沉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
97.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98.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99.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100.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101.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癡,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02.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103.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104.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105.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106.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
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107.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
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108.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109.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10.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111.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12.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113.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11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15.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116.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117.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118.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
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119.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120.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21.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122.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123.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124.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125.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
126.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127.如果你真的愛他,那麼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128.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129.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130.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駿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131.瞭解永恆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
132.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133.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134.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外,再沒有別的了。
135.如果你能每天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136.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137.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
所以請不要抱怨。
138.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139.無事莫把閒話聊,是非往往閒話生。
140.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41.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142.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143.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144.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於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捨棄他。
145.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146.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147.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48.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
149.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150.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151.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152.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53.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
154.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155.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了。
156.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157.人類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敢承擔聖人的心。
158.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159.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160.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161.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後的結果,才能評定。
162.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163.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164.你希望掌握永恆,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164.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166.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
167.我們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捉摸上。
168.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169.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譭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170.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
171.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
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172.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173.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174.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175.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為他的本性和我一樣,只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薰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176.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累劫去看,那麼一切的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癡,愚癡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
177.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178.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
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179.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180.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181.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華嚴經》法句一
1.作佛所作,淨佛所淨。
2.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入如來智,無有障礙。
4.應自修行一切智道,應勤增長菩薩境界。
5.善知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
6.於一切法心無動念,得智慧明滅諸癡闇。
7.應知一切心識如幻,應知世間諸行如夢。
8.行如來行,住如來道。
9.於諸眾生,恆起大悲。
10.求一切智,淨諸心海。
11.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12.普為諸世間,修行菩薩行。
13.普應群生心,莊嚴諸願海。
14.發起大悲心,勤求無上覺。
15.如地不傾動,如水普饒益。
16.但願益眾生,以此莊嚴心。
17.恆以深淨心,供養於諸佛。
18.心常寂靜,知足少事。
19.心如靈空,無所分別。
20.以深淨心,入菩提舍。
21.立志如大山,積德若深海。

《華嚴經》法句二
1.正念觀察,調伏己情。
2.慈濟悲無倦,喜法捨煩惱。
3.於法得自在,以道化群生。
4.不取為實,不著為淨。
5.永離諸相,心無所住。
6.大慈無礙,大悲究竟。
7.為欲利世間,專意求菩提。
8.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9.知身從緣起,究竟無所著。
10.不住諸相,永斷分別
11.恆守正念,習行眾善。
12.無我心調柔,能得如來道。
13.若計有我人,則為入險道。
14.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15.若無我相,則無增減。
16.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著。
17.斷世渴愛常求佛智,離欲境界得法喜樂。
18.所作眾善為眾生,悉以智慧而迴向。
19.見佛聞法勤修行,如飲甘露心歡喜。
20.專念於佛法,未嘗有散動;而以悲願心,方便行於世。
21.遠離一切虛妄想著,如是究竟到於彼岸。

《華嚴經》法句三
1.不生染著,永斷世間貪愛煩惱,
修清淨行利益眾生。
2.願一切眾生一心向佛,
常遇無量清淨福田。
3.究竟清淨,無諸渴愛,
身行永息,心善解脫。
4.若有所施,當願眾生;
一切能捨,心無愛著。
5.分別取向不見佛,畢竟離著乃能見。
6.我當於一切眾生猶如慈母,
生長一切善根大願。
7.不染世間一切諸味,常勤修習一切佛法。
8.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無所動。
9.但為斷一切煩惱故,而行精進。
10.菩薩離迷倒,心淨常相續。
11.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習廣大善。
12.於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頂心無著。
13.如實觀法,出生妙慧。
14.入佛種性,到於彼岸。


《經典》法句
1.善自護念,廣度有情。《六祖壇經》
2.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六祖壇經》
3.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六祖壇經》
4.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同體大悲。
《大集大虛空藏所問經》
5.心如平地,離於高下。《大集大虛空藏所問經》
6.無為無染常解脫。《大集大虛空藏所問經》
7.心緣定靜。《文殊師利菩薩授記經》
8.專習閑靜。《文殊師利菩薩授記經》
9.既離見聞,則為法性。《文殊師利菩薩授記經》
10.入平等觀,無怨親想;
常以愛眼,視諸眾生。《梁皇寶懺》菩薩迴向法
11.知一切法空,於諸怨親同以善化。
《梁皇寶懺》解冤釋結
12.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
《大乘妙法蓮華經》敘品
13.願一切眾生,速達心本永滅罪根。
《占察善惡業報經》
14.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佛說四十二章經》
《俱生神》傳說
1.《華嚴經》:「如人生已,則有二天,相隨逐,一日同生,二日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
2.《無量壽經義疏》說:「一切眾生皆有二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
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
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
四天善神一月六返,錄其名籍,奏上大王。
地獄亦然,一月六齋,一歲三覆,一載八校,
使不差錯,故有犯者不赦也。」
3.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人皆惡之,刑禍隨之,
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
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
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
先須避之。
4.中醫古書《諸病原候論》:人身內自有三屍蟲,與人俱生,而此蟲忌血惡,能與鬼靈相通,
常接引外邪,為人患害。其發作之狀,或沉沉默默,不為所苦,而無處不惡;或腹痛脹急,或累塊踴起,或欒引腰脊,或精神雜錯,變化多端。
5.《藥師經》: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
6.廣化法師親見俱生神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