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佛法的精髓】弘法講義038

佛法的精髓
1.佛陀教法的精髓是:捨棄負面的行為,建立完美的德行,同時淨化我們的心靈。

2.佛陀給予我們很寬廣的教授,幫助我們活得更好,讓我們與他人更能和平相處,這才是重點所在。


3.什麼是佛陀教法的精髓?簡單地說,就是避免傷害別人並盡力幫助別人。也可以用以下常被引用的偈頌來說明:
一、捨棄負面的行為(諸惡莫做):捨棄如傷害別人、憤怒、執著、閉塞等破壞性的動力,我們因而停止傷害自己和別人。
二、建立完美的德行(眾善奉行):如平靜、愛、慈悲、喜悅等有建設性的行為,我們開發出對自己與別人有益的態度。
三、淨化我們的心靈(自淨其意):由淨化心靈、了解真相,我們把所有不實的投射拋諸於後,讓我們能沉著、平和。
四、這就是佛陀的教法(是諸佛教)。

4.佛陀教法的精髓也可以用「四個高貴的真理」(即四聖諦)來說明:苦的真相(苦),苦的原因(集),苦與苦因的止息(滅),以及止息的道路(道)。

5.佛陀所謂的「苦」,是指我們無法擁有滿足的感受。即使感受到的是快樂,也不會永久持續,因為我們都處於這樣的情況,以致我們不滿足。

6.然而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不在於外在的環境與事物,而在於我們的心。煩惱、負面情緒,如執著、憤怒、無知(即「貪、瞋、癡」),才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根源。

7.既然苦的根源,是基於我們對事實的本質有錯誤的了解,我們可以把它們從心相續中去除,我們於是可安住於涅槃的極樂狀態中——沒有不滿足的經驗,也沒有造成不滿足的因。

8.通往涅槃這條道路,就在於認識真相及增加我們良善的心性。佛陀描述了這條道路,我們則有實踐它的能力。

9.這條道路也有人以「三種提升訓練」(即三增上學或三學)來敘述:道德的紀律(戒)、禪定的安住(定)、智慧(慧)。

10.首先,我們必須成為在社會上運作沒問題、能與人和諧相處的好人,透過三種提升訓練中道德的紀律,能做到這一點。

11.接著,由於我們的行為舉止和言語已經較沉穩,可以經由集中的專注,或三訓練中的禪定安住,開始馴服自己的心,這讓我們能斷除苦的根本——也就是與生俱來的無明。為此,我們開發出三訓練中的智慧,使我們能覺知到事實的真相。

12.三種提升訓練還可分為「八條崇高的道路」(即八正道)。

屬於戒律方面的包括:
一、恰當的話語(即「正語」):指確實、親切、合宜的言語。
二、恰當的行為(即「正業」):指不傷害別人的行為。
三、正當的生計(「正命」):指以誠實、無害的手段取得如衣服、食物等賴以維生的物資。

屬於禪定安住的包括:
四、正確的努力(即「正精進」):由修定而努力對治煩惱與負面情緒。
五、正確的心念(即「正念」):指為了對治修定時而有的散亂與亢奮。
六、正確的修定(即「正定」):指心可以持續定在一個特定的道德目標上。

屬於智慧的包括:
七、正確的見解(即「正見」):指徹悟空性的智慧。
八、正確的思想(即「正思」):指想把佛法的道路清楚地解說給人聽,並希望聽的人都能自痛苦中解脫。

13.佛法的精髓也可以說包含在「三條主要道路」(即三主要道)中:求解脫的決心(即出離心)、利他的目的(即菩提心)、徹悟空性的智慧(即空正見)。

14.剛開始,我們必須先有想要脫離對問題困惑的決心,遠離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後,看到別人跟我有同樣的問題,依著愛與慈悲,我們會想成佛,因為如此才有足夠能力幫助別人。

15.為了要成佛,我們必須開展出了悟自我本身,及現象真實本性的智慧,這樣才能消滅不實的假相。

16.審視學佛道路的目標。學佛道路是要引導我們藉由脫離輪迴——現在就能體驗到的、問題不斷重複出現的循環——去發現一個讓我及他人永恆快樂的境界。

17.從生到死,我們都受到無知、煩惱及不清淨的行為(業力)所影響。雖然每個人都想快樂,也都盡力去得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物,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全然地滿足於自己的生活。

18.雖然我們都想脫離困境,然而問題仍毫不費力地跟著我們。看起來大家的生活似乎都有美好的事情發生,但是當我們跟他們談話超過五分鐘後,他們就會開始談論自己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還沒成佛的我們,就是所謂的「眾生」。

19.輪迴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無知:我們不了解自己是誰,如何存在,或其他現象界是如何存在的。

20.在不察覺於無知的情況下,我們幻化地投影出自己與他人的存在,以為所有的人和物都有實質的本性,並且獨立存在,因而產生了貪著(把人與事物的好處誇張或附加上去),然後對這些人或事緊握不放,認為它們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

21.因為貪著,所以當事情不是我們所希望或期望時,或我們的快樂被干擾了,我們就生氣。

22.由於這三種基本的煩惱——無知、貪著、憤怒(即「貪、瞋、癡」)——連帶地引起了更多煩惱,如嫉妒、驕傲、怨恨。

23.這些心態推動著我們去行動、說話、思考,於是在我們的心識(也就是心相續)中,留下印記,影響我們未來的際遇。

24.藉由了悟空性或無我,我們產生智慧,因而脫離輪迴的束縛。

25.雖然無我與空性的道理有區別,但一般而言,這兩個術語是同義詞。由了知空性的道理,我們能淨除內心的污穢與障蔽。

26.目前我們的心被無知所遮蔽:我們看自己和現象界的存在方式,並不是它們真正存在的方式。

27.就好像整天戴著太陽眼鏡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灰暗的,於是就認為一切事物就是這個樣子。事實上,如果他們拿掉太陽眼鏡,會發現事物其實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28.生起直觀空性的智慧後,我們了解自己和現象存在的方式,即我與現象,並沒有我們加諸在上面的想像投射,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實有存在的投射。有這樣的智慧了悟真相,我們就能漸漸擺脫被無知所繫縛。

29.以空性來熟悉我們的心,我們將逐漸消除所有的無知、生氣、貪著、驕慢、嫉妒和其他煩惱,以及心相續中的負面情緒。

30.因此,我們將不會再做由煩惱所策發的惡行。能不受無知、負面情緒、惡行所影響,我們就能脫離問題產生的根源,問題也就不會發生。

31.世尊所宣說的空性,從另一方面來說,是關於現象存在的方式,那就是非實有。也就是說,事物的存在,不是由於他們自己的力量、他們自己方面、獨立於其他事物而成立。

32.了解空性,會讓我們覺得生命有意義且充實的感覺,因為,我們能脫離所有被限制的錯誤觀念和煩惱。了知這樣的空性,必須經由研讀、思惟、禪修佛陀教法才能達到。所以,了知空性的智慧,才是真正達到快樂的道路。

33.智慧能消滅所有的無知、錯誤的概念、煩惱和負面情緒,於是終止了所有錯誤及污穢的行為。這種被解放的狀態,稱為「涅槃」或「解脫」。

34.所有眾生都有達到解脫,即永恆快樂境界的潛能。我們跟「三寶」的關係——

1.「三寶」指的是佛、法、僧。
一、「佛」是指把心靈所有的污穢都清乾淨的人。
()所謂心靈污穢,指的是:煩惱、負面情緒、引起煩惱與負面情緒的原因、由煩惱及負面情緒所產生的業力,以及煩惱與負面情緒所產生的污點。
()佛陀擁有所有好的特質,例如無偏私的愛和慈悲、深遠的智慧,以及善巧地引導人的方法。

二、「法」是防止我們遭受困難、痛苦的措施,包括佛陀的教導,以及依照教導修行,而產生對我們有益的精神狀態。

三、「僧」是指那些對實相有直接體驗、不受概念侷限並且了悟的人。僧也可以指依佛陀教導,而修行的團體,不過這是傳統上對「僧寶」的說法,並不是我們皈依時的對象。(意指皈依的僧寶應以前者為對象,而不是後者對僧寶的說法)。

2.我們與三寶的關係,可比擬為病人尋求醫生、藥品及護士們的幫忙。
一、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各種不滿足的境況而受苦,佛陀就像一位醫生,正確診斷出造成問題的原因,並且對症下藥,給予我們適合的藥品;
二、佛法就像是能夠根治我們病症,與病因的藥物,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三、由於僧在佛道上幫助我們,就像協助我們服藥的護士一樣。

3.「皈依」的意思是:全心全意地依靠三寶,以此激勵、指導我們的生活,趨向積極、有益的方向。

4.皈依並非表示消極被動地躲在佛、法、僧三寶的庇護下;皈依是積極主動的,按照三寶所指示的方向去做,因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5.皈依時,皈依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向,誰要引導他,誰是這條路上的同行伴侶。因此,皈依消除了由於對心靈之路不確定而生的猶豫不決與困擾。

6.有些人對靈性的追求如逛櫥窗一樣:星期一用水晶,星期二用靈媒,星期三做印度教的冥想,星期四做哈達派瑜伽,星期五學全體性治療,星期六做佛教的禪修,星期天就用塔羅牌。他們學了很多也懂得很多,但是貪著、憤怒及封閉的心胸並沒改變多少。

7.皈依就是對我們要走的主要道路做清楚的抉擇。即使沒有皈依成為佛教徒,還是可以照著佛陀的教導去修行,仍然能夠從中獲益。

8.一定要是佛教徒才能修習佛陀的教法嗎?不一定。佛陀給予我們很寬廣的教授,如果某部分的教授能幫助我們活得更好,解決我們的困難,使我們更富有同情心,我們當然可以修習這些教授,並沒有必要稱自己是佛教徒。

9.佛陀教法的目的是為了利益我們,藉由修習某部分的教授,讓我們與他人更能和平相處,這才是重點所在。

10.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觀點來認識佛陀,如從歷史角度來看佛陀、把佛陀觀想為覺悟的心靈,或者視佛陀為心中,圓滿成熟的佛陀本質的顯現。

11.經由修行,我們可以淨化煩惱、染污、障蔽,滋潤我們本來具有的、美好的、潛在的種子,每個生命體都能成為佛陀。

12.歷史上所說的佛陀,是一個生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人,已淨除心靈上所有的污穢,並發展出一切潛能。任何眾生只要做到和佛陀一樣,也可以被認許為佛陀。所以,佛陀有很多,而不只一個。

13.另一種方式是把一個特定的佛陀,或佛教的本尊,看成是覺悟的心靈,只是為了能和我們溝通,所以顯露出個別的特定形相。

14.還有一種方式是把佛陀,或任何一個本尊,看成是我們以後成佛的模樣,也就是當我們淨除了所有心靈上的污穢,並發展了一切潛力時所呈現的模樣。

認識化現的佛陀

1.另一個了解佛陀的方式是:把佛陀想成是一種覺悟的心靈,藉由各種不同的佛、本尊的形貌顯現出來。

2.佛陀遍知一切,對所有的存在現象瞭如指掌,他們全然地發展智慧與慈悲,因而消除了所有的蔽障,成就了遍知一切的能力。

3.因為我們的心是有蔽障的,所以無法和佛陀全知的心直接溝通。佛陀為了實現希望所有眾生,都覺悟這個最至心的願望,必須能夠跟我們溝通,因此他們須呈現有形體的樣子。

4.從這方面來看,我們可以把佛陀,視為一個已開悟的生命體,他化現為王子的形相來教導我們。

5.但是如果佛陀已開悟解脫,為什麼又轉生為人呢?佛陀不是像一般人一樣,是由煩惱、染污行為(業力)所控制而再生轉世,佛陀已淨除了內心由煩惱、業力所造成的染濁,他能夠出現在這世間,是由於心中慈悲的願力之故。

6.同樣的,高層次的菩薩們——為了利益眾生而持續、熱切地想要成佛者——也是自願轉世再生,但不像凡夫因出於無知而輪迴,菩薩們是出於慈悲,為了度化眾生而輪迴生死。

7.當我們把佛陀想成是一種化現,就不會強調佛陀的性格,而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人為形體的全知心靈的特質上。這是以比較抽象的方式來了解認識佛陀,所以比較需多花點心力。

8.同樣的道理,各種證悟的本尊,也可以看成是全知心靈特質的化現。如果所有證悟者都有相同的覺悟,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本尊呢?因為每一本尊的外貌形相,都強調凡夫不同層面的性格,並且要與那特定層面的性格連線。

9.這說明了佛陀的善巧方便,以及他依每個人不同的傾向而個別指導的能力,例如,觀音菩薩化現的是所有佛陀中的慈悲精神。雖然觀音菩薩擁有跟其他佛,等同的智慧與慈悲,然而他特別偏重在慈悲精神的化現。

10.我們沒有辦法用眼睛看到覺悟的慈悲精神,如果要在形相上顯露出來,該是什麼樣子呢?就像藝術家藉由圖象表達自己,菩薩們也藉由觀音菩薩的形相,象徵性地表達他們的慈悲。

11.有些圖畫中,觀音菩薩是白色的,並且有千隻手。白色表示純潔清淨,意指藉由慈悲可使自我淨化。千手中,每隻手掌都有一隻眼睛,表示菩薩以全然無私的慈悲,注視著所有眾生並對所有眾生援之以手。至於觀音菩薩的身體則代表慈悲本身。

12.依著這樣的形體來觀想慈悲,我們就能以超乎語言、象徵性的方式與慈悲溝通。

13.文殊師利菩薩是所有佛陀中智慧的化身,他有著和佛陀一樣的了悟。在某些法門的經典寄載,文殊菩薩被描繪成金黃色,手持火劍和一朵蓮花,蓮花上放置文殊菩薩的「圓滿智慧咒」,這樣的形相是內在智慧的象徵。

14.金黃色代表智慧,因為它照亮內心,恰似太陽的金光照亮整個大地。手持圓滿智慧咒說明若要開發智慧,我們必須對這個咒的涵義加以研讀、思惟並禪修。劍代表智慧的作用如劍一般鋒利,可以截斷無知。

15.藉由禪修觀想文殊菩薩,我們會得到佛陀的特質,尤其在智慧方面。

16.觀音菩薩有時被描繪為男身,有時卻是女身。覺悟的心靈是超越男女的,各種不同的形體其實只是一種化現的方式,是為了要與我們這種需要形相的凡夫溝通之故。

17.一個覺悟者可以化現為各式各樣的形相。就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18.雖然有這些不同的化現,然而佛陀的本質都是相同的——智慧與慈悲的全知、極樂的心靈。

19.所有的佛陀與本尊也都一樣,他們都有相同的本質。他們只是化現為不同的外在形體,這樣才能夠跟我們以各種方式溝通。

20.同樣的一團陶土,有人做成鍋子,有人做成瓶子,有人做成盤子,也有人做成小雕像,這些東西的本質都一樣,都是陶土,然而它們因形狀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

21.同樣的,所有的佛陀和本尊的本質,都是慈悲智慧的極樂、全知心靈,由此本質化現為各種形體,以發揮不同的作用。

22.因此當我們想要開展慈悲的精神時,修行就會偏重對於觀音菩薩的禪修;當我們的心遲鈍懶散,就會偏重文殊菩薩(智慧佛)的修行。

23.所有的佛菩薩都有同等的覺悟,只是各有各的特色。

我們將修成的佛陀

1.了解佛陀的第三個方式是:佛陀是我們心中圓滿、成熟的佛陀本質(即佛性)的顯現。

2.所有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為所有眾生的心靈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目前這心靈被煩惱、負面情緒、污染的行為(業力)所蔽障。

3.經由不斷的修行,我們可以從心中拿掉這些污穢,並且滋潤本來具有的、美好的、潛在的種子(指佛性)。只要完成心靈的淨化與成長過程,每個生命體都能成為佛陀。

4.這是佛教的獨特之處,因為大部分的宗教在講到凡夫與聖人之間,多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差距,然而佛陀卻說,一切眾生都有完全覺悟的可能性,只要修行和引發想要覺悟的動機。

5.因此,已經有許多眾生成佛了,而我們也能成為其中之一。

6.當我們觀想著佛陀或本尊時,想著他或她是我們未來即將成就的佛,就是在佛陀完全發展成的形體中,想像著我們潛在的佛性。想著未來,我們將會走完覺悟之路。

7.藉著在當下想像未來,我們一再地肯定自己潛在的美德。這個未來我們即將成為的佛陀,才是真正能讓我們免於受苦的防護,因為成了佛,我們就消除了目前不滿足狀況的原因。

修行之基

1.持戒是修行的根本,無論修習外、內乘的任何法教,都必須先皈依三寶。

2.既皈依佛,就不能向其他神祇頂禮。若你向一般世俗的神或其他神祇頂禮,就會損壞你的皈依戒。如果你向這些神尋求皈依,那你的皈依戒就毀壞了。

3.既皈依法,就應捨棄傷害眾生。如果殺生,你的皈依戒當下就毀了。即使你只是因為生氣而打其他眾生、奴役牠們、在牠們的鼻子上穿洞、把牠們關進獸欄、拔光牠們的毛、取牠們的羊毛等,這也都算是毀損皈依戒。

4.既皈依僧,就不能與外道為伍。如果你和抱持、依止常見或斷見的人在一起,你的皈依戒就毀損了。如果你的見、行和他們互通一氣,也算是毀損皈依戒。

5.皈依的根本要義,是接受佛、法、僧是修道上的導師、道路和友伴,並誓願能證得佛、法、僧之果。

6.因此,皈依代表誓願或接受。為何這樣的接受稱為皈依?是因為接受佛、法、僧為佐助、庇蔭、保護者或救度者,能免於痛苦和染污的巨大恐懼。這即是皈依的根本要義。

7.皈依的定義是尋求保護,以免除投生下三道的恐懼,和免於外道認定,在暫時聚合體內有自我存在的邪見。

8.所有佛法的修行都囊括在皈依裡,必須永遠對三寶保持不動搖的信心。經由皈依三寶與諸佛結下良善業緣,在來世能成為諸佛的弟子。因此向三寶獻供、祈請是必要的,應視為每日修行的一部分。

9.如果不持守戒律,修持的根源就會腐蝕掉。要善護自己的誓戒和三昧耶,就如同善護自己的雙眼般。

10.行為所產生的苦樂果報,就像種子般地滋長,因此要詳辨善行和惡行。要捨棄所有不善和惡行,並採取對治煩惱的有效法門,於修行中努力行善、積福。

11.透過身、語、意的各種方式,來積極行善是必要的。因為積善者能擁有崇高之心。一旦修行者本身有了崇高的心志,就能努力行善並戒止惡行。

12.當你堅毅地修持佛法時,始終將任何身、語、意的善根,都轉向利他是必要的。

13.首先,慢慢地在最細小的行為上如是修習,假以時日,檢查自己是否仍受到自私自利的染污。如果你仍保有絲毫的自私之心,就無法成功,要確信不受到任何私心的染污。

14.在修持任何法門之前,生起菩提心——將心依止在殊勝的覺悟上,是極為重要的。已生菩提心之人,會有一種視眾生如母的平等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遠離偏私和偏見。

15.雖然從無始以來我們已經投生無數次,但卻未成就自己和他人的福祉,現在,就這個人身,你應該要完成自、他的利益。

16.雖然在過去已經轉世過這麼多次,卻從未有機會好好學佛,只是在輪迴的地牢中更加沉淪而已。現在,當你在這短暫的一生裡遇到了佛法,就要努力地修習大乘的法教。

17.大乘一詞純粹是指珍愛他人更勝於己。大乘從未說是只追求自己的快樂,而無視他人的痛苦,或認為自己是比較重要的。

18.大乘和小乘的差別,就在於菩提心的生起。大乘意指以無私悲心珍愛一切眾生,差異的產生不在於見,而在於悲心。

19.修習大悲心,不由自主地要為了他人福祉而行。為了自、他的利益,永遠摒棄輪迴之苦。

20.一再修習對輪迴的出離之心。藉此修習你將獲得許多功德,例如具有不壞的三昧耶和誓戒。

21.如果你用慈、悲、菩提心來鍛鍊自心,就不會投生在下三道。而且,從此刻起就永不會退轉。

22.不管到哪裡,心念菩提心,永不離開菩提心。不管做什麼,要修習是為了眾生而做,修習珍愛他人勝過於己。

23.修習他人之苦的負荷由自己來承擔。首先修習視所有眾生如己,修習覺受他人之苦是你自身之苦,接著修習珍愛眾生更勝於己。

24.所有眾生無一不曾為我們的父或母,因此為了回報所有眾生的恩德,要開始為其謀求福祉。

25.培養對一切眾生的慈心和悲心,不斷鍛鍊自身的菩提心。修習一切言行皆是為了利益眾生,生起菩提心是所有佛法修行的根本。

26.無論各宗各派,對所有修行者來說,整個人生起大悲心是必要的。若沒有整個人生出悲心,你將會變成有邪見的外道。即便宣稱自己有神通也沒用。

27.除非你生起菩提心,否則無法成佛,即便擁有咒力、神力也不行。所有共與不共的成就,
皆來自自身菩提心的生起。

28.所有的善行都必須以菩提心為基,並永不離失六度。因此在日常行住坐臥中,用正念與良知的鎧甲來護衛自己是必要的。

29.任何身體的行為,都必須是善的;任何所說的言語,都必須是善的;任何所想的念頭,都必須是善的。身口意三業都必須具有增善、減惡的意念,要遮止任何微小的不善與惡行。

30.若沒有保住正念與良知之鎧甲的護衛,煩惱的武器,就會切斷獲得三善道和通往解脫的道路。

31.不管你做什麼,都不要因不如法,而導致修行無法累積功德與智慧。如法如律是修行的準則。

32.不要對事物窮追不捨;要用對治的方法來坦然安住。如果你讓自己因不停的追索而疲憊,
將會煽動自心造惡,連帶地波及他人。因此會累積惡業。

33.首先,要對自己行為的因果有信心。人生苦短,所以毋須苦苦追求此生之事。牢記來生無限,要努力為了來生謀福。現在就準備好並確信,為了來世的利益,不要落入下墮的歧途。

34.不要因任何事而自滿,如果你覺得自己博學多聞、偉大或高貴而驕傲,將得不到任何的功德。因此拋掉自滿,訓練自己在佛法的修行上,沒有絲毫片刻的動搖。

35.採取對治法來克服惡行,即便自身有微細煩惱或不善行為,也要觀想那是無法忍受的痛苦,大到如須彌山般。

36.只要尚未摒棄我執,那麼不管再怎麼微細的惡行,仍舊會導致後果,因此戒除惡行是必要的。

37.受戒之後,無論是大乘戒或小乘戒,都是真貴的戒體,即便付出性命的代價,也都不可捨棄它們。如果所受之戒有損毀,最重要的是要馬上懺悔並重新受戒。

38.犯戒者,要立即清除垢染與行為上的過錯。如果犯戒、破戒,戒律受損時,卻無動於衷,繼續違犯下去。這樣就如同掉進泥坑後,沒有清洗乾淨就直接灑上香水遮臭。

39.一個人自處必須謹慎而不要愧對自己。不與惡人相處,或結交破戒的損友是必要的。

40.不可和毀墮戒律或三昧耶的人相處,或做朋友,即便片刻也不行。和那些增長善行的人為伍,捨離那些增長惡行的人。

41.就如同穿著白袍走進一處泥濘的沼澤,黝黑的東西肯定會汙染白色。同樣的,縱使自己的三昧耶是清淨的,也必然會被他人損壞的三昧耶所染污。如果自己的三昧耶不清淨,就成為一丘之貉了。所以,對於維護戒體要十分小心。

42.除了渴望成佛與利益眾生外,不要渴求任何事物。不要執著任何事物,因為執著本身即是繫縛之根。

43.專注自己的修行,不要褒貶任何人。除非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

44.所有的教法在究竟上都是不可分的,一如鹹味相同般,所以不要批評任何較高或較低的法教,無論大小乘,就修道而言都是同樣的。

菩提心為一切行為的動機

真正的樂因

1.我們如何能一天廿四小時都修持佛法(真正的樂因)?要懂得如何做到這點,對大多數學佛者來說非常重要。

2.我們忙碌的生活不容許我們每天有閒暇花幾個鐘頭做正規的學習與修行。我們得工作、吃飯、睡覺、履行家庭和社會責任、娛樂自己等等,這些通常不被認為是修行。誰有空閑禪修?

3.佛法不只攸關你做了什麼事,還攸關你做事的方式。動機是關鍵!我們所做的是正面的事
(善因)或負面的事(苦因),主要取決於心態甚於行為本身。

4.佛教徒必須知道如何善用自心,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可以變成法行、善業,有價值、正面的,從而使我們所做的一切成為真正的樂因。

5.安樂有各種不同的層次,最高層次的安樂是無上正覺的安樂,也就是佛果。

6.我們必須努力追求,但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讓一切有情成就無上正覺:我們必須盡力帶給每位有情最高層次的安樂。

7.我們生命的目的是以悲心承事一切有情,使他們獲得無上正覺,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導向這個目標,就能讓我們的生活盡量有意義。這種發心稱為「菩提心」,我們以菩提心做為一切行為的動機。

8.菩提心是一切有情究竟安樂真正的因。

悲心

1.只有當我們心中有悲心時,所有這些花費和行為才有意義。對他人的悲心使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花錢、讀書、工作、運動、照顧我們的健康)變得有意義。

2.相反地,如果心中欠缺悲心,我們的生活就變得空虛。所有這些花費、所有的努力、所有長時間的工作,完全沒意義,我們在每日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

3.沒有悲心、饒益他人的心念,我們內心就一直沒有成就感,不管做什麼都得不到滿足。無論我們擁有多少外在的財富,倘若心中欠缺悲心,內心總是空虛、空洞。

4.如果你仔細審視就會發現,無論你擁有多少東西、無論你多努力去取得它們,如果心中沒有悲心,你永遠覺得不對勁。你的心不安寧,內心深處總覺得欠缺了什麼。

5.要讓你的生活有意義,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他人懷抱悲心,使你的生活能利益他人。這也是在生活中找到寧靜、安樂、成就感與滿足感的最佳方法。

6.對他人的悲心,不僅即刻就在生活中的每個時刻帶給你寧靜與安樂。為他人而活,也會帶給你最美好的未來。

7.即使在最緊要的關頭:你生命的盡頭,當意識與身體分離時,悲心讓你死得寧靜、安樂、滿足。而且,你寧靜、安樂的死亡,也能令他人感到安樂。

8.朋友和家人能夠隨喜你。你成為他人的啟示,成為希望與勇氣的典範,讓他人瞭解到自己的死也能變得安樂。

9.就算你成就了直觀諸法本性——「我」與「心」的究意本性——的智慧,如果沒有悲心、善心,你最多只能成就小乘的涅槃——你自身無苦的境界。

10.你無法成就圓滿佛果。你的心相續中依然有微細的不善習氣,使你無法直觀一切存在、一切法的空性;無法同時觀一切究竟和相對的實相。

悲心的淨業力

1.懷著對他人的悲心,為利益他人而生活,你會累積令人難以置信的功德。

2.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第一章形容菩提心的利益時說:「菩提心是煩惱、惡業最有力的淨除者。」另外,他在一些偈頌中也談到菩提心在淨除惡業方面多麼有威力。

3.寂天菩薩接著說:「正如你想被救離險境時會依賴一位非常有力的人士;只要花一分鐘或甚至一秒鐘依賴菩提心、修持菩提心、善心,就能淨除力量很大、消耗不盡的惡業。那麼,害怕罪報的人,為什麼不將自己託付給菩提心呢?」

4.第一品的第十三偈說:「一個身犯重罪的人,四處被人追捕,後來因投靠勇士才消除了內心的恐懼;如果菩提心可使依止的人迅速獲得解脫,那麼害怕罪報的人為何不去依止呢? 

5.在每日生活中有悲心,你就能在短時間內,積聚最廣大的功德並淨除許多惡業。許多世、許多劫的惡業都淨除了。

6.這能幫助你了悟空性。為什麼?要了悟空性,需要廣大的功德和廣大的淨業。例如:要實現一項一百萬元的計畫,你就需要一百萬元。

7.同理:要了悟空性,你需要積聚廣大的功德。修持悲心、利益他人,能讓你累積廣大的功德,空性的了悟也會順道而來。

8.施受法的內涵,為受取其他有情的苦和苦因到自身,摧毀自我,並布施自己的身體、安樂、功德和其餘一切給其他有情,奉獻一切予他人,使他們獲得一切所需。結果就是他們實證了方便與智慧道,並成就了無上正覺。

9.總之,透過悲心,你不僅會了悟空性,也會成就無上正覺,徹底止息心的一切錯謬、一切煩惱,圓滿成就所有證德。

普世責任

1.你如果沒有悲心,就只會有自我中心。因此,就會生起瞋怒、嫉妒、欲望和其他這類情緒化心念。接著這些負面心念會使你生生世世直接或間接去傷害其他眾生。

2.你,這麼一個持負面心態的人,對一切有情施加傷害。那非常危險。相較之下,就算一切有情對你生氣、傷害或甚至殺你,那也不算什麼。你只是一個人,你根本無關緊要。你只不過是一位有情。

3.所以,很要緊、極為重要的是,要改變原本的負面心態,把你的心轉變成悲心、菩提心,就在此世,當下——就現在。為什麼?因為今生給了你一切機會(暇滿人身)去這麼做。

4.從無始輪迴到現在,你還沒有改變自我愛惜的心態,你還沒有將之轉化為珍愛和利益他人的心態。

5.「我愛執」是我們本身所經歷到的一切痛苦和問題的根源,也是我們給數不清的有情帶來許多問題、造成許多傷害的原因。

6.「大悲心」是你自己和數不清的其他有情一切寧靜與安樂的根源。

7.你還沒改掉以自我為中心、只為自己謀安樂的心念,還沒將之轉變為慈愛悲憫的菩提心。然而,在這一生,你可以這麼做。

8.如果你出於悲心幫助其他有情,他們不但不會受到你的傷害,還會獲得利益。因此,數不清的其他有情能從你這邊獲得許多的寧靜與安樂。

9.一切眾生的安樂就在你手中,因為這完全端賴你如何處置自己的心,端賴你是否對他人生起悲心。

10.數不清的其他有情受到傷害或得到安樂,全都取決於你如何處置自己的心。這全都由你決定。

11.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對每一位有情的安樂負有完全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普世的責任。

12.我們應該用所有的心力來培養普世責任感,一天廿四小時,從早到晚都要盡己所能。「我對其他無數有情眾生的安樂,負有責任;我生命的目標,就是要帶給其他有情安樂。」

13.早晨懷著這種態度起床,懷著這種態度、責任感穿衣服:「我對一切有情的安樂負有責任,他們的安樂取決在我。」

14.要知道這真是你生命的意義。用這種態度穿衣服,用這種態度盥洗,用這種態度吃早餐,用這種態度去上班。

15.因此,在每日生活中,要懷著善心盡量努力利益他人。如果你能這麼做,無論你提供他人或大或小的服務,都持續在造就自己成功(財富、長壽、健康等一切)的因。

16.你的行為和這些果報相隨順。因此,你的善心,成辦你所希冀的一切安樂,包括佛果的至高無上安樂。

17.當你懷著善心而行,就永不會造生病的因,只會造健康的因。你饒益他人的心願是健康的心。健康的心使你身體健康。

利益他人的四種層次

1.利益他人、讓你的身、語、意,對他人有所利益,這是生命的目的。然而,你所能提供的利益,有不同的層次:
第一種層次是帶給他人現世的安樂。
第二種層次是令他們得到所有未來世的安樂。
第三種層次是引導其他有情徹底解脫,永遠出離整個輪迴苦,也就是生、死和三種苦之輪。

三種苦是苦苦、壞苦(短暫的輪迴樂)及奠基於前兩種苦的遍行苦(受業、煩惱和染污的煩惱心念種子控制的諸蘊,既是此世苦的容器,也是來世苦的基礎)。第四種層次是提供給其他有情最高、最重要的利益,令他們成就無上正覺,圓滿所有斷、證功德。

2.為一切有情圓滿承辦此一事業,首先你自己必須先成就無上正覺。無上正覺並不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你必須實證成佛之道的三士道。上士道有賴於中士道的成就,而中士道又依於下士道的成就。

3.從菩提道次第的開端,從暇滿人身的了悟,一直到無上正覺,所有這一切成就,完全依賴道之根本,也就是依止上師。

4.能如理依止上師的人,就能獲得佛典中提到的成就;他們就是那些能即身成佛的人。成就了依止上師的人,能如理依止善友,在此濁世,能在短短一生當中成佛。佛道的所有成就也是如此。

佛陀的格言—(一)

1.痛苦的根源是私慾,無論企求快樂、報復,或只企求長壽的慾望,都會導致痛苦。

2.慾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慾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3.從愛欲產生憂愁,從愛欲產生死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4.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5.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6.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

7.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8.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耳環、妻子,才是最堅固的束縛。

9.所有的慾望,只有小小的甜味,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

10.沉溺在愛慾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那般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著苦痛的折磨。

11.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12.在這個世界上,永遠無法以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能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13.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

14.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15.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愛慾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慾望便加倍地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堅牢。

16.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17.常尋找別人的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只會越來越多,離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18.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19.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出現臭味,他所說的話語不為人所喜愛,而且常受他人的輕視。

20.所有的眾生都渴求安樂,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眾生的人,以後不將得安寧。

21.那些以不傷害人畜為原則而謀生的人,他們是有福的,因為這是一種正命與正業的生活。

22.所有的動物都害怕刑罰,所有的動物都畏懼死亡,所有的動物都愛惜生命。自己設身處地想想別人,和他人做個比較,一個人不應該殺害動物,或教唆別人殺害動物。

23.貪愛、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殺害、盜竊、邪淫是身體的三大污垢;挑撥離間、講粗話、撒謊、花言巧語是語言的四大污垢。

24.愚癡的人只懂的罵人,而有智慧的人則沈默不語,這就贏過愚癡之輩了。

25.一個人做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做惡時,他的內心就清淨。清淨與污垢完全在於你自己,別人是幫不上忙的。

26.情感是由過去的緣份,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宛如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

27.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受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

28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再起壞念頭。做事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29.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兇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30.讀誦沒有用的話語一千句,倒不如只聽到一句有益的話語,就能帶給人們安寧。

31.不學習的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32.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美妙。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究竟。拔除貪慾,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33.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幸福。  

34.一個人的心念極為微細而且不易察覺,可是聰明的人卻善於護守即將蠢動的心念,經過護守的心能導致幸福。

35.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分。

36.智慧是從禪定中產生的,沒有禪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37.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38.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39.貪欲、憎恨和無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40.智者應清除自己心靈的污垢,捨棄感官的享受,使內心沒有罣礙。

41.假如手上沒有傷口,你就可以用手來拿有毒的東西,毒素不會侵入沒有傷口的手。同樣的,沒做壞事的人,將不受惡報。

42.田地因為雜草而荒蕪,人們因為貪欲而受害;施捨東西給沒有貪欲的人,將可以得到豐碩果報。

43.朋友諂諛會敗壞一個人的品德,同樣的道理,敵人的侮辱有時也能矯正你的錯誤。

44.寬容和忍耐的人,將可得到朋友、財產、名譽和長久的安樂。

45.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夠產生良好的德行。

46.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47.愚笨的人說:「我有兒子,我有財產。」這是有煩惱的。因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屬於「他」,何況他的兒子或財產呢?

48.擁有很多財產,有大量的黃金和食物,卻只貪圖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導致墮落的一大因素。

49.財富會毀滅愚笨的人,但不能毀滅想斷除煩惱的人;當愚笨的人渴愛財富時,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時也損了別人。

50.在家人應該把財產分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兩份做為儲蓄或施捨之用,另一份留做緊急備用。

51.不背誦是讀經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懶惰是皮膚的污垢;放蕩是啟發心智者的污垢。

52.不貞潔是婦人的污垢,吝嗇是施捨的污垢。所有壞的言行和意念,都成為今生和後世的污垢。

53.在所有的禮物中,佛法的傳授如同精神糧食,是最寶貴的贈予。在所有道理中,佛陀所教的真理最好。在所有的快樂中,佛法真理的歡喜最大。

54.如果你是愛生氣、重淫慾、愛賭博的人,那麼你需要念佛,因為那是治療這些惡習最有效的方法。

55.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是一種超凡。

56.那些整天注意別人缺點的人,他本身就有一堆缺點;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

57.沒有月亮的晚上,不能看清自己的路線;沒有智慧的人生,不能走完人生的旅途。

58.人能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59.憂愁的主因來自於沒有訓練的腦筋,能夠正確實行精神修養和禪修,就能夠超越自己的情緒。

佛陀的格言—(二)

1.常思索苦惱的來源,善於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有節制,充滿信心和幹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岩不會被風所動搖。

2.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3.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或有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4.尋找別人的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只會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5.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哪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6.願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遠處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7.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8.喬達摩(釋迦牟尼佛的姓)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覺醒,不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聖者——佛陀。

9.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10.慷慨地施捨,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為——這是最大的幸福。

11.了解神聖永恆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為「智慧」,對俗事的了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12.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的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一件事物的消滅的情形。

13.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不論其貧富或貴賤。

14.透過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禪定,以及觀察、體驗真理,了解和實行同時並進,常做正確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煩惱。

15.貪愛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就有九十個、十個、五個、兩個煩惱。

16.教導別人應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後才能約束別人。

17.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感覺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出它的不完美。

18.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

19.「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當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淨的道路。

20.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以及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滅苦惱的途徑。

21.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22.探視病人應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

23.人們都是愛戴忠於真理、態度良好、言而有信、對職位負責的人。

24.我們必須要有耐心、充滿慈愛,而且具有服務的熱誠。

25.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他。

26.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本著污穢的心而行事,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輓牛的足蹄。

27.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啊!

28.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

29.莫輕視小善,以為不會感受善報;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30.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31.讀誦聖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心智的實行者。

32.不知道苦惱的真相、苦惱的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33.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制,在寧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34.色彩鮮艷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佩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35.不應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36.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37.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38.別人的過失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不易察覺。散布別人的過失如同丟棄稻穀一般容易;可是隱藏自己的缺點,卻像賭徒隱藏骰子那般地狡猾。

39.認識你自己的弱點,並且力求改進。

40.假如一個人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籠罩,能照亮大地。

41.由自己的行為導致不好的結果,宛如鐵生後就會受的腐蝕。

42.行為使眾生產生低賤和高尚的差別。

譯注:這裡所謂的「行為」,包括了思想、言語、和身體的動作三種。

43.良好的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44.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見識,依照完美聖者所啟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認真負責的人,永遠受大家的愛戴。

45.一個人言談時,應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話去批評別人。

46.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

47.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他們的壞話。

48.要常親近賢明的人、智者、博學的人、忠誠熱心的人、盡責的人、聖者——常跟這些智德兼備的人往來。

49.貪睡眠、愛閒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情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這些都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

50.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有什麼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

51.愚笨無知的人毫無忌憚地恣情放逸;但聰明的人卻保持努力不懈,視勤奮為無上珍寶。

52.教育應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適當的時機!

53.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54.不沉湎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55.在充滿憤恨的人群中不懷絲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夠快樂。

56.到老年還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樂的,信心堅固的人也是快樂的;得到智慧的人快樂,不做惡的人也快樂。

57.幸福在於願望的實現,而且在於只存著高尚的願望。

58.防止心意的憤怒,調御心猿意馬,捨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