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心善為樂】弘法講義040

心的依止

壹、開啟心靈與意識——談一場不會失戀的戀愛

1.當我們愛「三寶」時,就像是一場永不會失戀的戀愛,因為所愛的人不會突然跑掉或者移情別戀。而且因為我們對所愛的人永遠都不夠深入,所以永遠會有新鮮事在等著我們。

而當我們證悟時,整個意識都是我們的所愛:佛、法、僧三寶,那是直接的體證,所以更不可能會失戀了。


2.皈依就是純然的奉獻、感恩和尊敬。當我們感到感恩、奉獻和尊敬時,我們的心中就有愛。愛和尊敬在修行之道上是並肩而行的。

3.皈依已證悟的覺者(佛陀)、皈依教法(法)、皈依開悟佛弟子的團體(僧),有著很深刻的意義。佛、法、僧,並不是外在的避難所,它們是精神上的避難所。

4.在所有關係中,修行可以說是和我們本身最密切的一種關係,因為它直接牽涉到我們生命的本質。它需要心靈和意識完全地投入。用意識去瞭解愛,用心靈去感受愛。

5.我們稱佛、法、僧為三寶,因為它們具有無上的價值。「寶」並不是指佛的肉身,或是僧眾的肉身,而是指他們的涅槃識,能超越所有人類欲望與染污的意識。

6.智慧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智慧,是由聽聞而來或者由閱讀而來。把這樣得來的智慧經由內心思惟後,嘗試著通過身、口、意來付諸實行,這是第二層次的智慧;當我們不斷地實踐,我們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就會慢慢地淨化,第三層次的智慧就會產生。

7.我們需要感恩的事物太多了,而我們此刻能夠在這裡,也是因為我們的善業;佛法會保護修習佛法的人,我們會受保護是因為我們的行為依於法,善行總是會帶來內在的力量,而且我們正在走向解脫的道路。

8.對萬事萬物心懷感恩之人,必會為自己帶來快樂與知足。

9.世尊的法:「世尊圓滿宣說法,此時此處得見聞。不論古與今,引領眾生見。以法住心中,智者自得證。」

一、對法有實信,不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而是內在的信任關係。這種信任,是我們發現了無與倫比的東西,我們心中充滿了幸福的資糧。

二、「此時此處」是讓我們時時察覺到它的存在。

三、「不論古與今」是說,不管佛陀是否在世我們都要修習。

四、「引領眾生見,以法住心中」是說佛法能帶領我們到心靈的更深處。

五、「智者自得證」是說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他人瞭解佛法。我們只有在一個地方可以瞭解佛法,那就是我們的「心」。

六、想讓這完美的法寶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就需要覺醒和專注。世間沒有任何珠寶,能夠與佛法的價值相比。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無價珍寶的主人。

貳、建立穩固的基石

1.假如我們能放棄任何成見,觀察周遭的世界,包括我們自己,便能比較接近真理,開展我們的正見,使其成為我們的經驗。這也就是佛陀的教導:去實踐,不要盲目相信。

2.正見:走向涅槃從正見開始。正見是八正道的第一步,也是所有修行的成果。正見讓我們承認我們是自己業的主人,承認自己的見解並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這就是修行的開始。

3.攝心:

一、我們的老朋友——苦,大多數是由心的錯亂和糾葛所引起的。我們的心會創造苦,所以我們要好好守護我們的心。苦與樂不是由外而來,是來自我們的心,我們的意念發起而造作的業。

二、我們的心會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這是世上其他事物無法做到的。真正的奇蹟是,體會到自己的心才是苦樂的源頭,因而不再造苦因,唯造樂因。

4.無明:
一、無明不是指無知,而是指不瞭解四聖諦。

二、無明是生死輪迴的開始,四聖諦是佛法最核心的部分。假如忽略它的話,我們就錯失了佛法的本質。

三、唯一會使我們偏離菩提道的,是感官的接觸。我們有兩種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愉悅的感官接觸,或者是走在堅定的道路上,引導我們出離生老病死,出離所有的苦。只有少數人選擇後者。

四、選擇佛法之道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我們必須捨棄許多的執著。我們需要和過去認為可以帶來快樂,和滿足的許多事斷絕關係,自己單獨站起來。但這不表示,我們就不喜歡和我們的老朋友相處,或者是再也不和親人見面,而是指放下執著、渴求和所擁有的一切。

五、無明要完全消失,要等到第三聖諦的實踐,也就是我們已獲得解脫、涅槃,息滅所有的苦。

六、日子是珍貴的,而且只能過一次。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則不可知。所以當下是最好的修行時機。

七、我們內心要準備妥當,把四聖諦和八正道,當做是日常生活的重心,而其他的都在其次。假如我們對佛法的興趣,已經超過理性的瞭解,我們會希望依循這些真理來生活,而這就是通往涅槃的唯一道路。

5.苦的證悟

一、我們要有自覺和內在的智慧,瞭解到人間的苦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如實照見苦,這也就是我們心靈旅程的開始。除非我們瞭解且見到了苦,否則我們就沒有理由來修行。

二、當我們真正體驗到苦時,就不會以人間的方式來尋找出路。

三、當我們瞭解,苦是一種無法脫離的生存狀態時,就不會因苦而憂鬱了。當瞭解了苦,也許我們有幸能聽聞到佛法,這是因為我們的善業。

四、有許多人沒有機緣接觸到佛法。還有很多人並不想學佛法,因為他們仍舊以錯誤的方式,在人世間尋求逃避。

五、信仰建立在信任之上。沒有信任,解脫道是不會為我們而開放的。

六、和佛陀相比,我們就像小孩一樣。假如我們有著小孩般的天真無知,就可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托付給教法和修行,握著佛陀的手,接受他的引導。

七、信心能夠產生喜悅,沒有這份喜悅,解脫之道就會變成沉重的負擔。

八、有人誤以為要成為聖人就必須愁眉苦臉。其實所謂的「聖」並不是指悲傷,而是指「完整」。

九、內在的喜悅來自能夠確信這條路是無悔的,修行是有成果的,行為是適當的。

十、我們可以用喜悅之心來打坐。這樣整個禪定經驗就充滿了愉悅。它讓我們感到寧靜。這樣的寧靜讓人感覺使得其所。它能創造心靈的輕安。

十一、無論是遺忘、逃避、責怪別人、自怨自艾還是遺憾,都是在創造更多的苦。如是觀照是進入聖道的第一步,其他所有事物都是預備的工作。

十二、有了對實相的正見,修行就成為唯一可以做的事,其他事都無關緊要了。這樣清晰的理解,會使我們感到安全和知足。我們就不會在修行的道路上搖擺不定。

十三、苦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如果我們真正地瞭解它,不迎不拒,它會是我們最有幫助的朋友。

十四、當我們能夠利用苦作為修行的動機,我們就能學會感恩。這就是把痛苦的針拔出來,然後轉換成最有用的經驗。

十五、我們的法道

實際上就是要斬除我們的痛苦之根,而它基本上就在於轉化我們的心、轉化我們的煩惱,然後找出我們心性的本質。

6.心的錘鍊

一、我們要如何轉化自己的心?首先我們需要累積智慧,我們需要學習。

二、佛經常提到:心靈應該柔軟、隨順、可錘鍊而且堅定。心靈要如何擁有這些特質呢?

三、當心靈開始專注,停止思慮後,就會變得清淨。這時的心靈可以塑造成不同的樣子,而不會頑固地回到舊有的習慣。當我們體驗到全新的事物時,才會瞭解心靈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四、初學者的心充滿各種的可能性,老手的心卻沒有多少可能性。如果你有太多分別心的思想,就會畫地自限。如果你太苛求或貪婪,你的心就不會豐富和自足。如果你失去自足的本心,就會無戒不犯。

五、我們必須歸復自己無邊的本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忠於自己、同情眾生,並且切實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終保持這個初心。

六、錘鍊心靈就是除去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

七、禪修的過程可以讓我們體驗到和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心境,以及各個層次的意識。

八、可錘煉的心是柔軟的、自由的、能擁抱一切的。當我們注意到內心的轉變時,必須在心中時時提醒自己,使這轉變能持續著。

九、對大部分人而言,要完全地捨棄「我」是很難的事,因為我們認為那樣會失去自我。事實上,我們是獲得了一切。任何個人的認同都會是個牢籠,捨棄對「自我」的執著才是自由。

十、涅槃和輪迴都在我們的心中。有輪迴是因為我執,而涅槃或真正的快樂的生起,是由於沒有了我執。沒有任何東西(物質的占有、肯定和讚美、知識和名聲)會帶來完全的平安與自由。

世俗的生活

1.心靈的知足是來自於情感的獨立,來自於愛別人,而不是要求愛。我們必須瞭解,所有的苦都源自於渴求,因此我們必須捨棄欲望。這就是解脫之道,這就是教法。

2.和諧的生活

一、創造和諧第一步是從內在開始。它並不需要特別的情境,我們可以在打坐、划船、做飯、讀書時體會它。心中和諧的感覺來自知足。若沒有滿足的話,就不會有和諧。

二、知足不會來自外在的情境,因為外在的情況不會永遠如我所願。假如我們想從外在找到滿足,那是在白費時間。我們一定要到內心去尋找,其中之一是情感獨立。情感獨立就是不依賴別人的認同。

三、獨立也代表著不去求得他人的支持。我們不能等著每個人來支持我們。

四、情感的獨立還需要有愛心。假如我們在尋找愛,我們在情感上就有所依賴,而且常常不滿足,因為我們找不到心中想要的,或是覺得不夠。然而,去愛別人,卻可以帶給我們情感的獨立和滿足。愛別人不需要考慮回報。愛和他人無關,愛是我們心靈的屬性。

五、知足取決於內心的和諧——美麗而開放的心靈、充滿花朵、包含著愛、情感的獨立、接納自我。

六、我們不必去追求愛或別人的讚美,而應該無條件地付出。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它使我們有寬大的心量。

七、當有人向我們提出要求的時候,心中的「我」會覺得受威脅而感到害怕。這在物質層面是很明顯的,因為我們會害怕失去擁有的事物。

八、當別人向我們要求愛時,我們或許也有這樣的感覺。假如我們能夠正面地付出愛心,就不會威脅別人,也不會感到受威脅。愛是和諧生活的唯一方式。

3.與別人交談

一、正語是需要學習的,它不只是取決於思惟的過程,也取決於情緒的反應。當我們生氣的時候,當然不可能使用正語,假如我們希望被重視,言談就會以自我為中心。

二、說話不應該誇張,或是太巧言令色。那是虛偽的,但是有人卻習以為常。他們總是喜歡誇張地附和別人。他們希望對別人友好,但是方法卻是錯的。

三、我們認為可以隨意地起心動念,只要我們不說,別人不會知道,這是錯誤的。其實在話語中,情緒會自然流露。

四、說話、情緒和肢體語言,透露著我們跟他人的關係。溝通不是選擇要跟誰有關係,而是跟每個人都有關係。假如我們只跟某一兩個人產生互動,覺得這是我能夠處理的,而忽略了其他的人,那就無法擁有一個和諧的社會。

五、我們要怎樣,才能成功地把誤解減到最低,快樂地跟別人在一起?它需要真正地和另一個人相處,全心全意地傾聽別人所說的話,沒有任何自己的色彩,也沒有心裡的嘀咕,這就是悲心的表現。這也就是慈心。除非慈心在我們的話語中,否則是很容易出錯的。

六、當你要講的話可能會傷害到別人,而且不是真話時,那就別講;當你知道要講的話雖然是真話,卻可能會傷害到別人,那就別講;當你要講的話是真話,而且可以幫助別人,找適當的時間講。

七、假如我們不學習控制言語,它就可能直接衝動地跑出來,特別是當我們的心情有點低落時。所以不要把說話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事。

八、假如這顆心是純淨的並充滿了愛,它將會散發出來,而話語也就變成次要的東西了。重要的並不是言辭,而是言辭後的情感。

九、正語包括不說謊、不在背後說人壞話、不說不友善的話或荒唐的話、不說閒話、不挑撥別人。

4.接受自我

一、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會愛自己。愛自己並不是指放縱自己。所以大部分人並不是真正愛自己,因為他們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而且會壓抑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討厭,不想承認。

二、假如我們想真實地對待自己,讓自己有成長的機會,那我們必須成為自己的母親。一位細心的母親,會瞭解什麼對她的孩子是好的,什麼對她的孩子是有傷害的,但她不會因為小孩做錯事就不再愛他。

三、這種學習是一個成熟的過程。成熟會帶來智慧,但和年紀沒有什麼關係。

四、省思的生活是指把事情的所有面向,都當做學習的經驗。

五、專注會帶來更深層的內心安穩,基於真理的安穩。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這樣的安穩,卻表達不出他們的渴求,更不用說去實現了。

六、我們應該活得隨緣自在,但是要保持內省。無憂無懼,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佛法是自然的法則,而我們本身都在隨時體現這個法則。我們不可能逃脫這個法則,不論我們在哪裡,我們就是法,就是無常、苦、無我。

七、我們需要用比較自在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和別人的困境,持續地內觀自然會產生愉悅的感覺。假如我們對自己有些幽默感,那就較容易適切地愛自己,也比較容易去愛別人。

八、內心的淨化是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同時以平常心去修禪定,心靈就會逐漸澄淨。外在境遇的影響終究有擺脫的一天。

九、生命不斷地輪迴。這些都不是我們所能干預的。我們唯一要做的是去認識真理。當我們認識到真理,自然就會生起對自己和他人的愛,因為愛才真正是我們心靈的工作。

十、當我們心中有了什麼念頭和想法,會直接反映到外在世界。內在的光亮和清淨是掩蓋不住的;同樣的,煩惱也是掩蓋不住的。

十一、能夠如實地瞭解自我,會開啟我們的心靈,使內心得到快樂。接受本來的自我和他人,會使我們的心靈更容易清淨,煩惱更容易捨棄。

5.獨處

一、佛教中有兩種遠離:心的遠離和身的遠離。

二、心的獨處在修行上是很重要的功課。除非我們的心能夠獨處,否則我們將無法通過內省,去發現自己是需要改變的。

三、獨處的心是顆堅強的心,因為它知道怎樣才能站得穩。它能夠獨處,能夠觀察,能夠對他人表示關懷。假如有人對我們友善,那很好;假如不是,那也沒有關係。

四、心的遠離是指在人群中獨立不倚。即使在喧鬧的人群中,我們仍然可以從心中散發出愛,而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五、我們有時會想,人們正在談論我!那並不算什麼——我們是自己業報的主人,假如有人在談論我,那是他們的業。假如我們因此而難過,那是我們的業。

六、除非我們能在心中找到寂靜的感覺,不然我們總是會感到不安。沒有人會被所有人喜愛。

七、理想的「心的遠離」是指遠離過去和未來,而且我們能自己站得穩。假如我們執著過去,就會後悔;假如我們執著未來,就會憂慮。

八、只有我們內心安穩,才能完全體會獨處。否則寂寞會把我們推向空虛和失落。

九、獨處的心會有深刻和有創意的想法,而依賴的心因為需要依靠,所以只能想些老套的東西。世俗的心只能瞭解膚淺的東西,而不能理解甚深的佛法。

十、獨處的心的最大價值是泰然自若。它不會動搖,就像大樹一樣獨立不倚。

十一、道場是修習獨處的理想場所。在團體中,有凝聚力、關懷和責任。這些應是慈悲的結果,而不是為了逃避痛苦。

6.做個平凡的人

一、快樂意味著平凡,但是人們很少注意到這點。平凡是指「不引起興趣」或者是「沒有太多擾動」,也就是戲論或亢奮的止息。

二、平凡很難獲得,也很少人願意努力追尋。平凡似乎是否定生命,否定個人的優越感,只有修行的人才願意注意它。

三、我們總是希望更優越,結果卻讓其他方面變得非常脆弱。只要我們心中有優越感,就不會有平靜。我們總是在玩權力遊戲:「任何你能做的,我能做得更好」。有時候顯然正好相反:「任何你能做的,我都不能做。」

四、優越和自卑都是平凡的對立面。展現自己的能力或是缺乏能力,都會有不安定的感覺。
我們總是會向外尋找,渴求別人的讚許。

五、要成為重要人物就不會有平安。做個平凡的人並非什麼事也不做,而是不炫耀自我,也不希求有所收穫。這樣的能力能讓我們有內在的平安。這是很少人有的能力,因為大部分人總是在極端中搖擺:有時會不做任何事,只是想著,「讓他們看看沒有了我要怎麼辦!」有時候又想以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來掌控全局。

六、假如我們想要有個平靜的心靈,想要內在的安定和穩定,就要放棄想要成為重要人物的念頭。身體和心靈不會因此就消失不見,消退的只是那想要成為「我」的優越感。

七、想要成為重要人物是危險的事,就像玩火一樣,你會不停地受傷害。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人、動物、大自然還是人為的產物,唯一受我們管轄的,是自己的心靈和意識。假如我們真的要成為不平凡的人,不妨試著成為少數能掌握自己心靈和意識的人。這樣的人不但稀少,而且有極大的好處——他永遠不會掉落到煩惱的陷阱裡。

九、平安的心是我們自己的,只要我們努力,都可以找到平安的心。

八關齋戒的發願與迴向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防治癌症、愛滋病、情緒低落、人際煩惱、地震與經濟不景氣等,直接而正確的斷根方法。

殊勝的發願文:八關齋戒與其他別解脫戒不同的一點,我們是以菩提心來發心持守大乘八關齋戒,因此在持守之前,我們要學習以下簡短的發菩提心文:

1.我和所有有情無始生死以來,感受輪迴中的痛苦——輪迴中的三種痛苦,特別是三惡道的痛苦,我們已無數次感受到輪迴的痛苦和三惡道的痛苦。輪迴中的享樂,每一種我們都曾經歷、享受過無數次,然而卻也再次經歷各種痛苦。再一次投胎是不可容忍的,因為那表示,我將再次感受三種痛苦,和受惑與業的控制,感受行苦、壞苦和苦苦。再投胎一次就像是再一次跳到火坑中,那是不可忍受的。

2.幸好在這時候,我獲得了寶貴的人身,擁有八暇十滿,這珍貴的人身非常難得,一旦找到有那麼大的意義,我也遇到佛陀的教法,是一個稀有的機會。不僅如此,我遇到稀有的大乘真善知識,因此在此時我不求證菩提(正覺),我會無休止地再經歷輪迴。

3.僅為自己而得解脫,從業和惑的輪迴解脫出來是不夠的,只為自己尋求快樂是很自私的,這與其他沒有人身的生命,如動物的心態並無不同。

4.這「愛我執」在無始輪迴中,讓我困在如海的輪迴中感受痛苦。「愛我執」阻礙我在修行道上,沒有任何證悟。「愛我執」從無始生死到現在,使我的生命空虛。

5.到現在雖得寶貴人身,「愛我執」仍讓我的生命空虛,它不僅讓我無法得到解脫和證悟,並且會繼續讓我生生世世,只感受到輪迴的痛苦。

6.因此,要認知「愛我執」不僅是傷害我和其他有情暫時及究竟的快樂,它也讓我自己經歷所有不想要的事。

7.世尊行菩提心,捨棄自我和珍惜其他有情,令無數的有情——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和天道眾生因而證得菩提。就是在今天每分每秒,世尊仍在度化許多有情,帶引他們走上解脫和成佛之道。

8.同樣的,如果我早一點生起菩提心,捨棄自己而珍惜他人,我就能讓無數受苦的有情證得菩提。

9.很多人因為我們而遇到佛法。因為我告訴他們可以去那兒修行學習。我和這些有情有緣,他們因我的幫助而接觸佛法。

10.如果我能提早改變心態,不愛執自己,那麼現在所有這些有情都早已得證悟,同時也能救度其他無數的有情,這無數的有情將會證得佛的果位。但因為我沒有提早改變我的心態,使得無數的有情眾生至今仍在受苦。

11.如果繼續愛執自己,我將不能獲得三大利益——未來世的快樂、從輪迴中解脫和覺悟,我也不能救度其他眾生。因此要認知愛我執是難以忍受的有害,我不能容忍它留在心中一秒鐘。

12.心識中生起菩提心,不但能保證自己所有的成功,也止住所有的障礙和不想要的,我也能使一個地獄道,一而再被火燒的有情,獲得三大利益和停止所有的苦楚。因此這菩提心是非常有益和非常寶貴的。

13.如果我有菩提心,我就能獲得三大利益,然後我能使無數的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和所有有情也證得三大利益,我能讓他們證得正覺。

14.心識中升起菩提心,不僅是我自己快樂的源頭,也是其他有情的快樂源頭。這是我能做到最有意義的事,因此我必需捨棄「愛我執」和升起愛他的菩提心。

15.「我」是一個,「他者」是數不清的,因此「他者」更寶貴,比我更重要。生命中沒有比珍惜他者,消除他們的痛苦獲得快樂更重要的。由這推理我們應該捨棄愛執自己,珍惜其他有情。

16.現在我們所擁有的暇滿人身,和獲得它的因——是善業、道德、布施,以及迴向的功德所致,這是依其他有情的恩惠而獲得。

17.當我們持不殺生戒,我們是以所有有情為對象,那福報是依每一位有情的恩惠。因此,每一天,我藉由這暇滿人身來累積所有福報,每一個修行的機會,都是依賴每一個有情的恩惠而來的。

18.同樣的,獲得三善趣的身、解脫和覺悟,也都必須依每一個有情的恩惠而獲得。如此所有的有情都對我有恩。

19.我所得到的三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快樂,是來自佛法,佛法來自佛,佛來自菩薩,菩薩來自菩提心,菩提心來自大慈悲心,而大慈悲心是依有有情受苦為對象,而生起的。

20.因此所有我三時的快樂,是來自每一位有情的恩惠,因此我不能愛執自己捨棄有情,除了有情之外,沒有其他的「他者」;除了有情之外沒有其他的對象。

21.有情要的是快樂,不要的是痛苦。他們就算得到想要的,還是不快樂;雖然他們不要痛苦,但還是無休止地感受痛苦。不管他們了不了解究道快樂之正覺,他們都需要獲得。

22.因此我必須將他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和帶引他們得到正覺的快樂。要達到那正覺的快樂,我必須指引他們上路,要做到那,我必須證得一切智,了解所有不同心識眾生的根器、特質以及不同的因緣。因此,我必需證得一切智,才能帶引有情到最殊勝正覺之樂,證得菩提。

23.為了一切有情,我必須如此的持戒、發願——受八關齋戒、發菩提心。心想著:「我要為了所有的眾生,在這一天捨離所有的惡業。從現在起,我不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完全戒酒(酒能引起很多的過失),我不坐臥高廣床椅,不非時食,我不戴香華、裝飾、觀賞歌舞等。就如諸佛戒殺等,我願如佛一樣的如此行持,迅速得到最高正覺,願我由輪迴之海解脫出來,從這甚深悲哀的世界中解脫出來。」

迴向:要令善法功德不會消減,且日益增長的最好方法即是迴向。即使不能做到三輪體空的迴向,也要盡力做到隨願的迴向。

迴向文:閱讀大乘八關齋戒,受持或隨喜他人持守大乘八關齋戒,就能在心田中種下很大的福報種子。要使這福報,能夠最好的利益我們自己和他人,我們要學習以下的發願與迴向:

1.願受身心痛苦的十方眾生,因我的功德,而得如海似的快樂和喜悅。
2.願一切眾生不受害、造惡或生病。
3.願一切眾生沒有恐懼或被人欺負,心不被憂悶所壓。
4.願盲者見色,聾者能聽。
5.願因辛勞而疲乏的身體,得休息而復原。
6.願裸者得衣,飢者得食,渴者得水和美好的飲料。
7.願窮者轉富,悲傷者得歡樂,失落者得希望。
8.願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
9.願所有的藥有效和合理的祈求如願。
10.願一切病者,迅速由痛苦中解脫,無論世上有什麼疾病,願它們永不再出現。
11.願驚慌的人不再恐懼,囚者得釋、弱者得權威。
12.願人們想到互相幫助,對所有人生起慈愛心。
13.願所有眾生,都能生起受持大乘八關齋戒的願,直到他們證得菩提。
14.願所有看到這大乘八關齋戒真理的人,就算沒有實行,也能永遠不落入三惡道,更能生起菩提心,並迅速得證菩提。
15.願眾生永離三惡道,永不離真善大乘師父。
16.願所有爭執、戰爭和飢荒、災難立刻平息。願世界和平,願每一個人得到快樂。

愛與快樂的源泉(一)

1.生命的目的何在?我相信我們生命的目標是快樂。

2.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潛力成為快樂有悲心的人,也有潛力變得痛苦不堪並傷害他人。

3.沒有任何物質體,(無論多漂亮或多珍貴),能讓我們感覺到被愛。我們需要更深刻的東西,我經常稱之為慈悲。

4.有了慈悲心,一切我們所能支配的物質利益,可以非常有建設性,還能產生美好的結果。

5.欠缺慈悲,物質享受,利益本身並不能讓我們感到滿足,也無法產生任何內心的寧靜或安樂。事實上,甚至會製造額外的問題。

6.人類價值是悲心、關懷和奉獻。無論信什麼宗教,無論有沒有信仰,少了這些就無法快樂。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人的感情與慈悲,慈悲能給我們內在力量、希望與心靈和平。

7.為了在內心、家庭、團體中,製造愉快的氛圍,我們必需瞭解,愉快氛圍的根本泉源在個人,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善心、人性悲心、慈愛。

8.悲心不僅對心智有益,也有助於身體健康。根據當代醫學和修行者的經驗,內心平靜與身體健康有直接的關聯。

9.生氣、激憤令我們容易生病。相反的,如果內心平靜,沈浸於善念,身體自然不容易受疾病折磨。

10.我們須培養一種相互關懷的心,歸屬於人群的心,相互尊重的心,你愈是慈悲,你的心理愈是健康。

11.實際去承事其他有情眾生,自己的私利和願望也都會順道圓滿。

12.宗喀巴大師指出:「修行者花越多心思,做越多以圓滿其他人的福祉為方向和主旨的善行,他自己所渴望的成就或證悟,毋需額外的努力,就會如副產品般產生。」

13.具有悲心的菩薩們,就某方面而言,是「智慧的自私者」,而凡夫則是「愚蠢的自私者」。一般人只想到自己,忽略他人,結果就是我們永遠不快樂,度過痛苦的時光。

愛與快樂的源泉

1.修學佛法的目標之一是在未來世能有更好的轉世,這目標只能透過避免傷害他人的行為
來達成。

2.修習佛法有無數法門,但是利他心和善心是根本。

3.對菩薩而言,要圓滿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修行,與眾生互助合作,仁慈地對待他們極為重要。

4.仁慈和善心構成了我們今生的成就、在修行道上的進步、及我們最期盼的,無上正覺成就之根本基礎。

5.悲心和善心不只在修道之初很重要,而是在初、中、後都重要。

6.我們不只需要悲心和慈心才能生存下去,它們也是生命中的成就最究竟的來源。

7.自私的思惟方式不只傷害他人,也正阻礙了我們想要的安樂。

8.我們要擁有真正的快樂,就需要有平靜的心,而心的平靜只能從有悲心的態度生起。

9.我相信持續的訓練可以讓我們的心成長。正面的態度、念頭和觀點都可以被強化,而負面的部分可以減少。

10.慈悲可說是正面的心念與感覺,
能產生希望、勇氣、決心,
和內在力量等等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11.在佛教的傳統中,
慈和悲被視為一體的兩面。
悲心是希望眾生免於苦痛的心願;
慈愛則是希望眾生獲得快樂。
12.我們的「心」是很奇怪的。
有時候非常頑固,
非常排斥改變。
不過,透過不斷的禪修努力,
和如理思惟的鍛鍊,
我們的心有時又可以相當誠實、有彈性。
13.要改變心之前,我們必須瞭解,
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會遇到問題,
遇到阻礙我們達成目標的事。
14.要是能憶念起並不是只有我們在受苦,
而是每個人都會受苦,這種務實的觀點,
會強化我們克服問題的決心和能力。
15.只要有耐心和時間,
我們有能力培養出普世的悲心。
愛與快樂的源泉
1.想到別人的痛苦,
對他們感到悲憫,
我們自己的苦就變得可以處理了。
的確,藉由這種態度,
每個新的障礙,
都可以視為另一個提昇自心、
深化悲心的寶貴機會。
2.我們可以對他人的苦難
培養出真正的同理心,
以及想要幫他們去除苦痛的決心。
結果,我們自己的平靜和內在力量,
也因此而增強了。
3.我們要擁有真正的快樂,
就需要有平靜的心,
而心的平靜只能從有悲心的態度生起。
4.我們要如何養成悲心呢?
顯然,僅僅去相信悲心很重要、
想想悲心多美好是不夠的!
我們要下功夫去培養它;
我們要運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物,
來轉化我們的心念與行為。
5.我們要清楚瞭解所謂的悲心是什麼意思。
許多種悲憫的情感,混雜了慾望和執著。
6.比方說,父母對子女的愛,
通常與他們自身情感上的需求,
有很強的關聯,
所以這就不是完全的悲心。
7.對親密朋友的關懷,
我們通常也會稱為悲心的表現,
但這常常也是執著。
8.即使是在婚姻裡,夫妻間的愛,
(特別是相識之初,彼此還未深入瞭解
   對方的性格時),
相較於真正的慈愛,更是依賴執著。
9.婚姻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
是因為缺乏悲心;
這類婚姻是由心理投射,
與期望而來的情感執著所產生的,
一旦心理的投射改變了,
執著也就跟著消失了。
10.我們的慾望,
可以強烈到縱使心上人有許多過失,
還是顯得完美無瑕。
而且我們還會因為執著,
而誇大了微不足道的正面特質。
發生這種情況正表示我們的愛,
動機是出於個人的需求,
而不是對他人的真心關懷。
11.不帶執著的悲心是可能的。
所以我們需要明確區分,
悲心和執著的差異。

愛與快樂的源泉
1.真正的悲心不是情緒上的反應,
而是基於理性的堅定付出。
由於這種堅固的基礎,
對他人真正有悲心的態度,
就算別人負面相向也不會因而改變。
2.真正悲心的基礎
不在於我們自身的投射和期望,
而在於他人的需求:無論他人是敵是友,
只要他希求寧靜與安樂、想克服苦難,
我們就能據此,
培養起對他們的問題真心關懷。
3.對佛教行者來說,
目標就是要培養這種真正的悲心,
即希望另外一個人(其實是世間一切有情)
安康的真切心願。
4.無論他人貌美或平凡、友善或狠毒,
他最終跟我們一樣都是人,都想要快樂,
不要受苦。並且,他們去除苦痛,
獲得快樂的權利也跟我們一樣。
5.當你體會到,一切有情在求安樂的渴望,
和獲得安樂的權利上都是平等的,
你自然就會感覺到同理心,
及跟他們的緊密契合。
6.讓你的心習慣於這種全面的利他精神,
就可以培養出對他人的責任感;
你會想要主動幫助他們克服難關。
7.這種心願並不是選擇性的,
它平等適用於一切有情。
只要他們跟你一樣,
會經歷到快樂與痛苦,
就沒理由去做分別,
或因為他們的負面行為,
而改變對他們的關懷。
8.我們的自我中心、
分別並執著「我」的堅實感覺,
根本上是會阻礙悲心,要消除這種我執,
我們才能體驗到真正的悲心。
9.即使內心充滿憤怒與恨意,
不表示你的愛與接納的能力已經消失,
透過修行,可以幫助自己,
與其他人重現心中的愛與了解。
10.如何開始培養悲心呢?
我們首先要去除悲心的最大障礙:
瞋怒和怨恨。
11.不管瞋怒和怨恨的力量多強,
它們仍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不控制它們,
這些負面的情緒會輕易地折磨我們,
阻礙我們對慈心之樂的追求。
12.要真正了解與轉化憤怒,
我們必須學習慈悲地傾聽與愛語。
13.如果不覺得瞋怒是一種障礙,
就必須先探討瞋怒是否有價值。
有時候,
我們在困境中感到灰心時,
瞋怒看起來是有用的,
似乎可以帶來更大的力量、信心和決心。
14.然而在此時刻,
我們需要仔細去檢查我們的心理狀態。
瞋怒確實會帶來更大的力量,
但如果我們去探索這種力量的本質,
會發現它是盲目的:我們無法確定,
它會帶來正面還是負面的結果。
15.這是因為瞋怒遮蔽了我們頭腦中最棒的
一部分——理性。
所以瞋怒的力量幾乎永遠都是靠不住的。
它有可能導致極大的破壞、不當的行為。
此外,如果瞋怒達到極端,人就會瘋狂,
做出害人害己的行為。
16.可以受控制的力量,
不只源自悲心流露的心態,
也源自理性和安忍。
這些是對治瞋怒最有效的解方。
17.許多人錯將理性與安忍視為軟弱的表現。
佛.菩薩認為正好相反,
那是內在力量的真正表現。
18.悲心的本質是溫和、平靜、柔軟,
但也有非常強大的力量。
它給我們內在的力量,讓我們安忍。
19.容易失去耐性的人沒有安全感、不穩定。
因此,動怒通常是軟弱的直接表現。
20.你應該要瞭解,就算敵人好像在傷害你,
他們傷人的行為,
最終只會傷害到他們自己。
21.要檢查自己自私的報復衝動,
就應該憶念自己想修悲心的願,
負起幫助他人的責任,
讓他人不要遭受其行為所帶來的苦果。
22.如果你採取的行動,
是心平氣和做出來的抉擇,
它就會更有效益、更精準、更有力量。
23.要培養悲心、理性和安忍,
光是心裡想著它們很好並不夠。
我們必須等待困境出現,
才能試著去實踐它們。
24.一旦我們能覺知自己的憤怒,
就可以用正念與柔情擁抱它。
愛與快樂的源泉
1.誰會製造給我們培養悲心的機會?
當然不是我們的朋友,反而是怨敵,
也就是帶給我們最多麻煩的人。
2.若是我們真的想要學習悲心,
就應該將怨敵視為我們最好的導師。
對於珍惜悲心與慈愛的人來說,
安忍的鍛鍊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怨敵也是不可少的。
3.因此,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怨敵,
就是他們最能幫助我們培養平靜的心!
況且,在個人和群體生活中,
一旦情況改變,敵人往往會變成朋友。
4.結交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悲心相待!
只有溫情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好友。
5.瞋怒與怨恨才是我們真正的怨敵。
我們最需要去面對和征服的力量是它們,
而不是日常生活中不時出現的暫時的
「怨敵」。
6.除非我們訓練自心,
去削弱瞋恨的負面力量,
不然它們會不斷干擾我們,
擾亂我們培養平靜心的努力。
7.要徹底消弭瞋怒與怨恨的破壞潛力,
我們必需體認到,
瞋怒的根源在於只顧自己的福祉與利益、
忘卻他人福祉的態度。
8.「自我為中心」是一種迷惑的心態,
以錯誤的方式感知事物的實際樣貌,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痛苦和不滿,
都要歸咎於這錯誤的感知。
9.在學習像佛教修心這類法門時,
我們必需瞭解,
並充分體認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有多複雜。
10.佛教典籍提及八萬四千種不善、
具破壞力的心念,
因而有八萬四千種相對應的因應之道,
或對治法。
11.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認為我們總會在某處
找到一把神奇的鑰匙,
幫我們滅除所有這些惡念。
12.我們必需長期運用許多不同對治煩惱的方法,以帶來持續的成果。因此,我們需要極大的決心和耐性。

愛與快樂的源泉

1.期待一開始修學佛法,就會馬上在短時間內,(或許一個星期)成佛,這是錯誤的期望。這不切實際。

2.既然悲心和善心要透過持續且自覺的努力來培養,很重要的是,首先我們要能辨別有利的因緣條件,以增長我們慈善的特質,其次要能辨別,阻礙我們培養這些正面心境的有害情境。

3.所以,過著憶持正念和內心警醒的生活,對我們而言很重要。如果你想好好地照顧憤怒、挫折與絕望,就要考慮依循正念來生活。

4.正念並非用來打擊憤怒與絕望,而是要覺知憤怒與絕望的存在。

5.我們憶持正念的技巧應達到無論何時有一種新的情境生起,我們都能立即辨別出這種情境有利或有害於培養悲心和善心。

6.不斷修持悲心,我們將能逐漸降低有害因素的影響,強化能支持培養悲心和善心的因緣條件。

7.一個人要累積福德的最好方式,就是實踐愛與慈悲。

8.佛教不只關心緩解個人的痛楚,也關心一切有情能解脫痛苦。如果連忍受自己的苦都那麼困難,我們怎能挑起承擔一切有情苦的責任?

9.寂天菩薩說:你受取他人的痛苦到自己身上而經歷的苦,和從你自己的痛楚和苦難直接而來的苦,兩者間有種現象學上的不同。

10.在前者的情況,有一種不舒服的要素,因為你在分擔他人的苦。然而其中會有某種份量的安定,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你是自願接受那種苦。在自願參與他人的苦這情況中,會有力量和自信的感覺。

11.但在後者的情況,當你經歷自己的痛楚和苦難時,其中有不情願的要素,因為在你自己那方欠缺控制,所以你覺得脆弱、被打敗。

12.在佛教利他和悲心的教授中,運用了某些表達方式,例如:「忽略自己的幸福,珍愛他人的幸福。」

13.對自己的愛,並非來自你對自己有某種極大的虧欠。愛自己的能力,是奠基於我們全都生而想要快樂,想避免受苦的事實。

愛與快樂的源泉

1.我們可以藉由體認其他有情仁慈帶給我們的喜悅、快樂、成功經驗,進而培養出珍惜其他有情的態度。

2.透過思惟分析,我們大部份的慘事,和痛楚都來自於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
也就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只珍愛我們自己的幸福。

3.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喜悅與安全感,都是來自珍惜他人的幸福,這種心念與情感。

4.由於真正的悲心是普世且無分別的,培養悲心必需先培養對一切有情的平等捨。

5.可以藉由思惟自他關係的體性變幻無常,一切有情都具有成為敵人或朋友的潛能,進而培養這種平等正念或平等捨。

6.培養捨離心,就會拔除我們對他人的情感中所帶的刺,這種刺是基於親疏遠近的膚淺考量。

7.出離心並不是指對世界或生活漠不關心,真正的出離心是慈悲心的地基,我們可以在這之上
建立起延伸到一切有情的大悲心。

8.我們對愛都有相同的需要,在此共通的基礎上,要感受隨處相遇的每個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

9.人類終究是一體的,這個小小的星球就是我們唯一的家。要保護我們這個家,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強烈體會到全面的利他精神與悲心。

10.所有的人要更快樂與更成功的關鍵,在於悲心的增長。

11.唯有慈悲心才能去除人類彼此欺騙,與苛待的自私動機。如果有真誠和開放的心,自然會自重自信而無需恐懼他人。

12.真正的改變首先就要由個人的心理開始,接著再試著對人類做出貢獻。利他行不僅是宗教上的理想,也是全體人類不可或缺的需求。

13.慈愛與悲心是普世的宗教。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每個人都需要人的慈愛與悲心,
因為悲心給我們內在的力量、希望和心的寧靜。因此,人人都需要悲心。

行善之果

壹、孝順父母之果
1.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是謂,比丘!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增壹阿含經》

2.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賢愚因緣經》

3.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六度集經》

4.眾生知恩欲報德者,爾時菩薩勸令修善,
不須世間財利、酬報。
報之大者,當供養父母,乃至持戒。
求報恩者,令其行善。
是名菩薩報恩巧方便。《菩薩地持經》
5.佛言:「
非但今日讚嘆慈孝,
於無量劫常亦讚嘆!」《雜寶藏經》
二、知恩報恩之果
1.有四種恩,甚為難報。何等為四?
一者母,二者父,
三者如來,
四者說法法師。
若有供養此四種人,得無量福。
現在為人之所讚歎,於未來世能得菩提。
《正法念處經》
2.知恩之人二世安隱,非施因緣而得自在。
不修多聞,具大智慧;
雖無水浴,清淨無垢;
離諸香熏,得無上香;
離諸瓔珞,得真莊嚴;
遠離所依,而得自護;
雖無刀杖,人無侵者。
汝當知之:知恩之人所得功德說不可盡!
《菩薩本緣經》
3.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開善業之初門。
人所愛敬,名譽遠聞;
死得生天,終成佛道。《法苑珠林》
4.由此菩薩乃至成佛,
所有孝養父母或尊者鄔波柁耶,
或餘生死中,曾得恩處,當思報恩,
倍令增長!何以故?
以有情類,知恩報恩者,
設於生死造罪業時,彼諸善根終無散失。
故諸如來常讚報恩,呵責一切不知恩者!
《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尊敬父母師長之果
1.佛言:「人於世間孝順父母,
敬事長老,恭執謙卑,先跪後起,
後言先止,常教惡人為善,從是得五善。
何等五?
一者、為人所敬愛;二者、人皆道其善;
三者、自意歡喜;
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愛;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
為眾人所媚愛。今見有善心孝順,
為眾人所媚愛者,皆是故世宿命孝順、
敬事長老所致。如是分明,
可作孝順事於長老!」
《分別善惡所起經》
2.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
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
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
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金剛之身。《大般涅槃經》
3.尊長師善友,慈心安慰說,厭捨不聽受,
所生當聾聵。洗浴諸有德,供養妙香花,
斯人所受生,身相悉端嚴,肌體極柔軟,
淨如煉真金。《分別業報略經》
4.愛敬禮父母,恭肅諸所尊,
後生常高貴,身體極柔軟。《分別業報略經》
5.禮敬汎愛眾,後軟手足掌,
保貨安不動,得敬如大山。
《分別善惡所起經》
6.常供養尊長善人,破憍慢故,
不生旃陀羅等下賤人中。《大智度論》
四、常存善心之果
1.若世間有賢善心意、無貪之志,
復欲教人莫令貪,是最為大德。
《釋摩男本四子經》
2.佛言:「人於世間用諫曉事,善心好意,
敬事尊老,禮節兼備,從是得五善。
何等五?
一者、仕宦得好職;
二者、在官疾遷,賣買得利;
三者、百姓見之皆歡喜;
四者、得上天,諸天見之皆歡喜;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
為王侯公卿作子,
皆故世宿命行禮作福所致。
如是分明,慎莫憍慢於人!」《分別善惡所起經》
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觀見一人心中所念之事,
如屈伸臂頃而生天上。所以然者?
由善心故。已生善心,便生天上。」
《增壹阿含經》
4.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設復有一人,而生善妙心,今告諸比丘,
廣演其義趣;今正是其時,設有命終者,
便得生天上,由心善行故。
是故諸比丘當發淨意,勿生穢行!
《增壹阿含經》
5.人於世間作善,心念善、口言善,
至誠身行善。壽終已後,
便當得上忉利天。高善士上忉利天,
極壽死後。復下生在世間,
便為王侯家作太子,富貴、多饒寶物,
為人端正。《大樓炭經》
6.視人如赤子,護老病亦然,
後常值聖人,皦若星中月。
《分別善惡所起經》
7.有德蒙上天,法善眾歸仰,
後豪尊歡樂,生為帝王種。
《分別善惡所起經》
8.世間人其有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
死後皆生天上。《大樓炭經》
9.若見他相違,勸喻令和悅,
感眷屬廣多,無別離苦惱。《六趣輪迴經》

伍、信心之果
1.世尊告曰:鸚鵡摩納今命終者,
如屈伸臂頃,必至善處。所以者何?
彼於我極有善心。若有眾生因善心故,
身壞命終,必至善處,生於天中。
《中阿含經》
2.一切信功德因緣,於現在世常得安樂,
常有利益,能護國土,能護自身,
善人所讚,身壞命終,
生於善道天世界中。《正法念處經》
3.菩薩發心之善果
一、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
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
二、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饒自樂大名稱,
但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心。
三、常欲利樂諸眾生,莊嚴國土供養佛,
受持正法修諸智,證菩提故而發心。
四、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
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供養而發心。
五、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
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
六、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
七、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
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受眾行。
八、信能惠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
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
九、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
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
十、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
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
十一、信為功德不壞種,
信能生長菩提樹,
信能增益最勝智,
信能示現一切佛。
十二、是故依行說次第,
信樂最勝甚難得,
譬如一切世間中,
而有隨意妙寶珠。
《華嚴經.賢首品》
4.佛言:「阿難!若復有人,
於如來所起一淨信,思惟、信解,
作如是言:『諸佛智慧不可思議!』
以此信解善根功德,
比前供養彼辟支佛所得功德,
迦羅分不及一,
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不及一。何以故?
阿難!諸佛.世尊無量大慈,無量大悲,
無量戒,無量定,無量慧,無量解脫,
無量解脫知見,無量修集,無量達證。
阿難!諸佛.世尊智慧不可思議,
諸佛境界亦不可思議。
若有供養不可思議者,
當得不可思議報」。
5.若有眾生於諸佛所一發信心,
如是善根終不敗亡,何況復作諸餘善根!
6.若於佛所一發信心,善根不失,
何況諸餘勝妙善根!
我說是人一切悉是趣涅槃果,
乃至盡涅槃際。
7.設復有人於如來所得一發心,一生敬信,
以餘不善惡業障故,墮在地獄、畜生、
餓鬼,以本造業自作自受。
若大慈悲諸佛.世尊出興於世,
以無障礙智知此眾生本作善根,
以餘不善惡業障故墮在地獄。
佛知是已,從彼地獄拔之令出,
安置岸上無所畏處。
8.諸佛如是不思議,佛之正法亦復然;
若能敬信不思議,必當獲得不思報。
《大悲經》
陸、隨喜之果
1.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
而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與施等無異。
《過去現在因果經》
2.時須達多即問之曰:「汝是誰耶?」
天即答言:「我是汝昔日親舊善身摩納。
於舍利弗、大日連(目連)所,
臨終之時,生歡喜心。命終生天,
得為北方天王毘沙門子。
我於如來弟子所發心、隨喜,尚獲此福,
況復佛也!」
《別譯雜阿含經》
3.天王唱言:「卿等!於此福德應生隨喜,
生隨喜已,以是善根,
發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悲華經》
4.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布施,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5.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淨戒,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6.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定、慧、解脫、
解脫智見,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7.若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念隨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
等至及餘善法,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經》
8.佛告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彼所行處滿中珍寶悉以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定,聞已隨喜發願,
欲得三菩提、欲得多聞。
以此隨喜功德比布施功德,
百分、千分乃至百千萬億分不可為比。
此人為過去諸佛所隨喜,
現在、未來諸佛亦隨喜,我亦隨喜!」
《文殊師利問經》
9.爾時佛告舍利弗:「以此隨喜功德聚,
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功德,
此功德果報不可數、不可量。
舍利弗!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
乃至河沙等世界眾生,
悉皆漏盡成阿羅漢,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四事盡壽供養,
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是隨喜功德,
勝此功德無量無邊。
是故,舍利弗!若善男子、
善女人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隨喜,
若女人欲得男子身當隨喜。」《菩薩藏經》
10.若復有人見他布施,
心生隨喜,亦得施福。
若人勸施,若人施物,
如是等人,皆得大福。《毘耶娑問經》
柒、慈心之果
1.菩薩摩訶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火不能燒;
二者、刀不能割;
三者、毒不能中;
四者、水不能漂;
五者、為非人護;
六者、得身相莊嚴;
七者、閉諸惡道;
八者、隨其所樂生於梵天;
九者、晝夜常安;
十者、其身不離喜樂。《月燈三昧經》
2.若復有人心住慈善,
當得十一種功德利益。何者十一?
一者、睡眠得安隱,寤則心歡喜;
二者、不見惡夢;
三者、人、非人愛;四者、諸天擁護;
五者、毒不能害;        六者、刀箭不傷;
七者、火所不燒;   八者、水所不溺;
九者、常得好衣、餚膳飲食、
床座臥具、病瘦湯藥;
十者、得上人法;
十一者、身壞命終,得生梵天。
阿難!心住慈善,得此十一功德利益。
《大悲經》
3.慈心無害想,不害於眾生;
心常無怨結,是則生天路。《雜阿含經》
4.若能以慈心念一切眾生,
如搆牛乳頃,其福最勝。《長阿含經》
5.當捨我人想,獨處修慈心,
除欲無臭穢,乃得生梵天。《長阿含經》
6.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
履仁行慈,此德廣大。《增壹阿含經》
7.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歸,
受持五戒,雖有此福,故不如彈指之頃,
慈愍眾生,此福功德不可稱量。
《增壹阿含經》
8.若人壽百歲,勤事天下神,
象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法句譬喻經》
9.月月百千祀,修此以求福,不如一慈心,
十六分中一。月月百千祀,修此以求福,
不如憐眾生,十六分中一。月月百千祀,
修此以求福,不如憐鬼神,十六分中一。
月月百千祀,不如一善心,憐愍畜生類,
十六分中一。《別譯雜阿含經》
10.(昔有國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
世尊以偈讚曰:)王為臣民主,
常以慈愛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
處安不忘危,慮明福轉厚;福德之反報,
不問尊以卑。《法句譬喻經》
11.菩薩慈心為諸眾生壞惡心故,修集慈心;
能利眾生,心無悔恨;
常修集故,得現世樂。
是故如來說慈功果,毒不能害刀不能傷,
眠無惡夢,諸天擁護。
捨此身已,得生初禪。《菩薩善戒經》
12.慈力能令一切心得快樂,
身離熱惱得清涼樂,持行慈福,
念安一切,以報其恩。《坐禪三昧經》
13.若於一眾生,不生瞋恚心,
而願與彼樂,是名為慈善。若有人問:
誰是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
《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14.慈心除瞋害,以除瞋害故,
能獲善果報。《大莊嚴論經》
15.為人潔淨,無有疾病,從慈心中來。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16.深心愛眾生,具足行利益事故,
受身完具。《大智度論》
捌、悲心之果
1.一切眾生中,若起於悲心,
是名聖種性,得福報無量。
《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2.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大般涅槃經》
3.若有眾生等,捨離諸惡法;具足悲愍心,
安隱心成就;念示諸眾生,一切善業道;
如是諸菩薩,名發菩提心。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4.行大悲者,謂菩薩學,至無量慧,
攝取大哀。《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5.悲者以大悲,盡施及常施;
應作如是施,慎勿求施果!《大乘莊嚴經論》
6.修行大悲者,同己所得法,救護諸群生,
乃應菩薩行。《撰集百緣經》
7.善男子!譬如迦陵頻伽鳥,
在卵中有大勢力,一切諸鳥所不能及。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發菩提心,
所有大悲功德勢力,
聲聞、緣覺無能及者。《華嚴經》
8.菩薩善修大悲心故,
於一切眾生乃至怨讎同意愛念,
是大悲果報、利益之具都無所惜,
持內外所有盡與眾生。《大智度論》
9.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
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大智度論》
10.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
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
《大智度論》
11.如是大悲,利益眾生,即是無量,
深法寶器,能入甚深,無上法性。
《金光明經》
12.云何菩薩堅固成就一切善根?
謂有貧窮孤獨等類,於彼增長廣大悲愍,
以攝事法,而攝受之。
《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玖、慈悲心之果
1.常愛視眾生,哀愍諸貧病,
所生多子孫,如月在眾星。《分別業報略經》
2.其行慈心者,等意無憎愛,不問於遠近,
乃應為大慈。等心行大哀,及至三界人,
行慈如是者,其德踰梵天。《修行道地經》
3.慈悲真梵行,攝一切眾生,
自利復利他,皆令得解脫。《大集會正法經》
4.常行於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愍眾生,
矜傷為雨淚;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
救護以道意,乃應菩薩行。《賢愚經》
5.智者應當作如是觀:一切煩惱是我大怨。
何以故?因是煩惱能破自他。
以是因緣,我當修集慈悲之心,
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為得無量純善法故。
《優婆塞戒經》
6.若有說言離於慈悲得善法者,無有是處。
如是慈悲能斷不善,能令眾生離苦受樂,
能壞欲界。《優婆塞戒經》
7.菩薩因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因菩提心修三十七品,
因三十七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善戒經》
8.菩薩如是學者,常有慈悲憐愍心,
不惱眾生故,不墮地獄。《大智度論》

拾、梵行(淨行)之果
1.若人修淨行,遠離他所愛,生得賢良妻,
容德悉具足。慧者常遠離非處非時行,
心安身無過,具足丈夫法,清淨修梵行,
賢聖所稱讚,受身常鮮潔,令聞遠流布,
眾人所瞻仰,諸天咸供養。《分別業報略經》
2.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比丘:「
若復有人修三善業:施、戒、多聞,
捨離暴惡,愚迷貪愛,解脫眾苦,
及離不善,地獄、餓鬼。」《妙法聖念處經》
3.若人修梵行,則無諸損惱,
具福德威神,天、人常恭敬。《六趣輪迴經》
4.若修清淨行,所行無論議,
後生有威譽,為天所供養。
《分別善惡所起經》
5.若行正等因,不捨於梵行,
精進得吉祥,天人供養。
6.互相作承事,歡喜意無違,觀察諦理空,
不欺不顛倒,苦惱永已盡,安樂而解脫。
《六道伽陀經》
拾壹、迴向之果
1.彌勒菩薩言:「如是所有一切善根,
及餘有情於諸如來應正等覺、聲聞、
菩薩諸弟子眾若現住世、
若涅槃後所種善根,是諸善根一切合集,
現前隨喜。既隨喜已,
復以如是隨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願我以此善根與一切有情
   同共引發無上菩提。』
如是所起隨喜、迴向,
於餘所起諸福業事,為最為勝、
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無等無等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2.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雖爾,不如善男子、
善女人於諸善根心不著,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
是無著迴向功德,比前功德,
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
是善男子、善女人取相、得法,
行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
五神通。取相、得法供養須陀洹,
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
醫藥供給所須,乃至取相供養菩薩故。」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
3.菩薩如是修迴向,功德方便不可說,
能令十方世界中,一切諸佛皆稱歎。
《華嚴經》
拾貳、素食之果
1.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當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2.佛告諸母人:「諸佛之法不以肉食!
吾已食來,不須復辦。」
因告之曰:「夫人生世所食無數,
何以不作有益之食,
而殘害群生以自濟活!
死墮惡道,損而無益!
人食五穀,當愍眾生蠕動之類莫不貪生!
殺彼活已,殃罪不朽;
慈仁不殺,世世無患。」
3.世尊即說偈言:為仁不殺,常能攝身,
是處不死,所適無患。不殺為仁,
慎言守心,是處不死,所適無患。
垂拱無為,不害眾生,無所嬈惱,
是應梵天,常以慈哀,淨如佛教,
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法句譬喻經.慈仁品》
4.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不失正念,
於諸眾生不起害心,不食肉、不欺誑,
常以善法教化眾生,眾生不受、不廢、
不愁,能自調伏,亦能調他。
隨其所化眾生之處,皆悉能令滋長福業。
若以客塵煩惱因緣,墮三惡道,
能速得出,雖同受苦,不生楚毒。
見受苦者,心生悲愍。《菩薩善戒經》
5.人能不食肉者,得不驚怖福。《佛醫經》

拾、柔軟語之果

1.以柔軟語,令眾歡悅;容色寬和,使他親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2.以柔軟言,忠至入人心,後語工可眾,聞者莫不愛。集會坐論議,如事言得中,
後世得辯和,語時人樂聽。《分別善惡所起經》

3.於眾生中常柔軟語故,得梵音相。《大集經.寶女品》

4.施於愛語,得梵音聲。施柔軟語,得迦陵頻伽聲。《法集經》

5.成就柔軟語故,能起大慈悲心。《法集經》

6.常以柔軟語,愛念於群生,以真實相應,當得為天主。《諸法集要經》

7.常說柔軟語,遠離於惡口,眾生所愛樂,能滅先世業。《大方廣十輪經》

拾肆、親近善知識之果

1.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
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
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
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
《雜阿含經》

2.世尊告諸比丘:「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
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
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
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
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雜阿含經》

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親近善知識,莫習惡行,信於惡業。
所以然者,諸比丘!親近善知識已,信便增益,聞、施、智慧普悉增益。
若比丘親近善知識,莫習惡行。所以然者,若近惡知識,便無信、戒、
聞、施、智慧。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經》

4.佛言:「人於世間,有明經賢者,
若沙門道士,喜往問度世之道,
心不嫉妒、貪愛高遠賢者,從是得五善。
何等五?
一者、得黠;
二者、多聞,亦多知多見;
三者、多敬難之;
四者、得上天,天上識所學;
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即明經曉道,
為國家所敬重,亦為人所歸仰。
今見有明經曉道者,
此皆故世宿命作道行德所致也。
如是分明,亦可行道德!」
《分別善惡所起經》

5.於師長教敕,常歡喜聽受,
損益更籌量,則具善巧智。
《六趣輪迴經》

拾伍、多聞之果

1.尊者阿難答曰:「復次,雨勢!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
所謂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
如是諸法廣學,多聞誦習至千,意所推觀,明見深遠。
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多聞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
禮事於彼比丘。」《中阿含.瞿默目犍連經》

2.若愚痴凡夫,因不多聞,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
因多聞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多聞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
《中阿含經.教化病經》

3.佛告月光童子言:菩薩多聞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知煩惱資助,二者、知清淨助,
三者、遠離疑惑,四者、作正直見,
五者、遠離非道,六者、安住正路,
七者、開甘露門,八者、近佛菩提,
九者、與一切眾生而作光明,
十者、不畏惡道。
童子!是為十種多聞利益。《月燈三昧經》

4.爾時淨威力士白佛言:「世尊!布施莊嚴、淨戒莊嚴、多聞莊嚴,是三莊嚴何者為最?何者為勝?」佛言:「淨威!三莊嚴中,多聞莊嚴最可稱歎,最勝尊上、無上、無上上!善男子!如須彌邊著一芥子,而是施福及淨戒聚亦復如是,猶如芥子,多聞莊嚴如須彌山。
善男子!如一小鳥所住虛空,施、戒莊嚴亦復如是,多聞莊嚴如餘虛空。
一、布施莊嚴能作二事,何等二?能除貧窮,成大封祿。
二、淨戒莊嚴亦作二事,何等二?一離惡道,二至善處。
三、多聞莊嚴亦作二事,何等二?謂能除去一切諸見,能集一切智慧莊嚴。
四、布施莊嚴是有漏報,淨戒莊嚴亦有漏報。
五、善男子!多聞莊嚴無漏、無報。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勤精進修多聞慧。」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

拾陸、讀誦演說正法之果

1.時諸比丘復白佛言:「若復有人,於佛正法甚深經典讀誦、演說,令他信受,發菩提心,獲何勝利?」爾時佛告諸比丘言:
一、讀誦演說正法功德無量,微妙最勝。
二、此諸有情,受持讀誦,如是深法,
敷演解說依法修行,起於正信,伏除障染,遠離惡趣,處人、天,安隱快樂。
三、一切聖賢,護助稱讚,於當來世獲得最上。
四、多聞總持,福德、智慧,憶念不忘;
五、宮殿珍寶,悉皆具足;乃至圓寂,速得成就。
六、離老病,慳貪嫉妒,迷惑醉亂,毀謗正法,虛妄邪執,八難艱險,及諸非法,悉能遠離。」
《妙法聖念處經》

2.佛告月光童子言:菩薩摩訶薩行於法施有十種利益。
何等為十?
一者、棄捨惡事,二者、能作善事,
三者、住善人法,四者、淨佛國土,
五者、趣詣道場,六者、捨所愛事,
七者、降伏煩惱,
八者、於諸眾生施福德分,
九者、於諸眾生修習慈心,
十者、見法得於喜樂。
童子!是為菩薩行於法施十種利益。
《月燈三昧經》

3.佛告諸比丘:「賢者說法時,有五福德。何謂為五?
其人所生則得長壽,是為一福德;
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饒財多寶,是為二福德;
其人所生即端正無比,是為三福德;
其人所生即名譽遠聞,是為四福德;
其人所生即聰明大智,是為五福德。」
《賢者五福德經》

4.生老死大海,智慧為輕舟;無明大闇冥,
智慧為明燈。諸纏結垢病,智慧為良藥;
煩惱棘刺林,智慧為利斧。癡愛駃水流,
智慧為橋梁;是故當勤習,聞思修生慧。
《佛所行讚》

佛經法語選輯

1.我佛大沙門,得最上善利,於一切世間,最尊無與等!《大集會正法經》

2.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大智度論》

3.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佛本行集經》

4.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中論》

5.世間五欲燒眾生,猶如劫火災萬物;五欲猶如水泡沫,亦如幻焰無一真;
虛假誑惑於凡夫,智者誰應樂此事?猶如童蒙小兒輩,戲於自許糞穢中。
《佛本行集經》

6.應伐欲稠林,勿伐於樹木;從欲林生怖,當脫欲稠林。《法句經》

7.若人增長貪愛心,是則名為大愚癡;既自不能得自利,況復能利於一切。
《佛本行集經》

8.自身損處速棄捐,諸根境界悉須捨;若能捨此二種法,即得甘露正真道。
《佛本行集經》

9.富貴利難止,輕躁不暫停;智者應善知,無得憍放逸。此身及後世,宜當求自利!
《大莊嚴論經》

10.若知必死者,己雖有財物,不得自在施;安利獲錢財,值遇福田處,便可速施與!
《大莊嚴論經》 

11.若於身強健,及己病苦時,宜常修布施,等無有別異。然此諸財物,唯有過患耳!
《大莊嚴論經》

12.世間財寶猶如草木,貪欲之心如世舍宅。出家菩薩能作是觀,厭離世間名真出家。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13.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妙色王因緣經》

14.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善行者自御。《法句經》

佛經法語選輯

1.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華嚴經》

2.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3.布施者獲福,慈心者無怨,為善者消惡,離欲者無惱。《大般涅槃經》

4.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梵網經》

5.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大莊嚴論經》

6.菩薩有四法增長善根:
一者,持戒;二者,多聞;三者,布施;四者,出家。《思益梵天所問經》

7.戒如清涼池,能生諸善花;亦如猛熾火,能燒諸惡草。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8.菩薩受持菩薩戒者,至心專念自省己過,不訟彼短。見行惡者心不瞋恨,見破戒者心生憐愍,無有瞋惱。《菩薩善戒經》

9.若有身語意清淨,行時修一切淨,常住清淨諸禁戒,是名菩薩具尸羅。
《大菩薩藏經.尸波羅蜜品》

10.若見眾生受大苦惱,生於悲心,隨其己力而為除斷,願諸眾生悉令安隱。
《菩薩善戒經》

11.菩薩因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菩提心修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善戒經》

12.慈心無害想,不害於眾生;心常無怨結,是則生天路。《雜阿含經》

13.一切眾生類,悉共相纏縛;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傷?善逝哀愍故,常教授眾生;哀愍眾生者,是法之所應。《雜阿含經》

14.四無量能令菩薩增長具足六波羅蜜,其餘諸行不必能爾。

15.四無量心能為一切諸善根本。

佛經法語選輯
1.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履仁行慈,此德廣大。
《增壹阿含經》

2.若於禁戒中,不盡心護持,便為違大悲。
《大莊嚴論經》

3.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大般涅槃經》

4.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大集會正法經》

5.智者住悲,住慈與喜合,常捨一切有,修定證菩提。《月燈三昧經》

6.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緣一切智智,以大悲為上首,修行布施波羅蜜多。
《大般若經》

7.菩薩摩訶薩成就二法,魔不能壞。何等二?觀一切法空,不捨一切眾生。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8.菩薩有四法,堅固其心而不疲倦:
一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
二者,精進不懈;
三者,信解生死如夢;
四者,正思惟佛之智慧。
《思益梵天所問經》

9.修習慈悲念,捨離諂曲心,常樂在空閑,是則菩提道。
《大寶積經.三律儀會》

10.諸聲聞慈,唯能自救;諸菩薩慈,畢竟度脫一切眾生。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

11.若能自他利,彼人善可歎,亦得世名稱,及得究竟道。《大寶積經》

12.一切世間所有誓願及出世間所有誓願無有能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誓願無勝、無上。《大方便佛報恩經》

13.以瞋報瞋者,是則為惡人;不以瞋報瞋,不瞋勝於瞋。《雜阿含經》

14.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
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出曜經》

佛經法語選輯

1.云何名慈滅瞋恚?所謂對治瞋恚故。云何名為悲?謂滅除一切眾生苦惱故。
云何名為喜?謂於一切眾生所生歡喜故。云何名為捨?謂無緣之悲能作佛所作故。
《月燈三昧經》

2.吾自攝心,以忍為寶。恣心履惡,猶自投火。
天神、帝王雖謂多力,不如忍惡,其力無上。《羅云忍辱經》

3.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
捨是道場,憎愛斷故。《維摩詰所說經》

4.云何發善心?當大利眾生。云何持淨戒?忍辱柔和心。
云何行精進?不退不休息。《華手經》

5.瞋憎之心自失大利,破忍辱福,失慈心業,障佛道因緣,是故不應瞋憎。
《思惟略要法》

6.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倒所惑即是愚癡。
《思惟略要法》

7.慳者教布施,犯惡令奉戒;瞋恚勸忍辱,
懈怠勸精進;亂者使定意,愚冥教令學。
《佛說演道俗業經》

8.若欲為眾生,作諸歸依處;令生無畏心,
忍辱最第一。《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9.菩薩欲莊嚴,如來相好身;復生梵世界,出離諸魔道;
樂行忍辱行,一切皆成就;是故諸菩薩,應堅固忍辱。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10.忍辱力最上,諸行無過者;一切諸功德,住在忍行中。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11.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法句經》

12.多聞增知識,知識增智慧;由智見真諦,諦使人美善。
《長老偈.長老尼偈》

13.云何聖財?謂信、戒、聞、慚、愧、捨、慧,如是等法,是謂聖財。彼諸眾生不獲此故,名極貧窮。《大寶積經》

14.多聞即是助菩提法,於諸法中具無礙故。《悲華經》

15.復次菩薩有四種無盡財。云何為四:謂多聞財、說法財、攝諸貧乏財、迴向菩提財。《大乘四法經》